论家庭共有财产制度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一、我国家庭共有财产的法律规范及理论问题 | 第11-15页 |
(一)法律上家庭概念的缺失及问题 | 第11-12页 |
1.家庭法律概念的缺失 | 第11页 |
2.家庭法律概念缺失的问题 | 第11-12页 |
(二)对家庭共有财产的法律规定及其问题 | 第12-13页 |
1.家庭共有财产内涵的缺失 | 第12页 |
2.家庭共有财产的结构及法律规范问题 | 第12-13页 |
(三)国内的理论及其问题 | 第13-15页 |
1.国内理论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2.理论争议问题 | 第14-15页 |
二、家庭共有财产的共有理论研究 | 第15-25页 |
(一)共有关系与家庭共有关系 | 第15页 |
(二)家庭共有财产与家庭的关系 | 第15-19页 |
1.家庭共有财产与家庭结构 | 第16-17页 |
2.家庭共有财产与家庭职能 | 第17-19页 |
3.小结 | 第19页 |
(三)家庭共有 | 第19-25页 |
1.共有的演变 | 第19-22页 |
2.所有制与共有 | 第22-23页 |
3.家庭共有的“定位” | 第23-25页 |
4.小结 | 第25页 |
三、家庭共有财产的家庭演变研究 | 第25-34页 |
(一)家庭的地位 | 第26-30页 |
1.法律意义上的家庭 | 第26-27页 |
2.我国家庭地位的历史发展 | 第27-28页 |
3.我国家庭地位的立法实践 | 第28-29页 |
4.我国家庭地位的法理基础 | 第29-30页 |
5.现今家庭的地位 | 第30页 |
(二)家庭关系的构建 | 第30-34页 |
1.自然家庭与法律家庭 | 第30-31页 |
2.身份行为与法律家庭 | 第31-32页 |
3.纯粹的身份行为与家庭成员 | 第32-33页 |
4.身份财产行为与家庭共有财产 | 第33-34页 |
四、我国现代家庭共有财产制度的构建 | 第34-46页 |
(一)大陆法系关于家庭关系的法律规范 | 第34-36页 |
1.德、法民法典的规定 | 第34页 |
2.日本民法典的规定 | 第34-35页 |
3.瑞士民法典的规定 | 第35-36页 |
4.民国民法典及台湾地区的规定 | 第36页 |
(二)大陆法系立法例的分析 | 第36-39页 |
1.缺少“家庭”制度的分析 | 第36-37页 |
2.建立“家庭”制度的分析 | 第37-38页 |
3.对立法例的评析与借鉴 | 第38-39页 |
(三)家庭共有制度的构建 | 第39-46页 |
1.家庭共有财产规范的定位 | 第39页 |
2.家庭共有财产的概念及其范围 | 第39-44页 |
3.未成年子女的财产地位 | 第44页 |
4.家庭共有财产的主体变动 | 第44-46页 |
5.家事处理权限 | 第46页 |
结语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后记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