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法院论文

司法改革背景下审判委员会职能定位研究

摘要第2-5页
abstract第5-8页
导言第12-16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2页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第12-13页
    三、文献综述第13-15页
    四、主要研究方法第15-16页
第一章 我国审委会职能演变历史考察第16-23页
    第一节 我国审委会制度缘起第16-18页
        一、外来有关因素影响第16-17页
        二、行政化集体领导意识使然第17-18页
        三、传统文化第18页
        四、执法现状第18页
    第二节 我国审委会职能演变第18-23页
        一、审委会雏形阶段:案件审理第19-20页
        二、审委会形成阶段:总结经验、案件讨论第20页
        三、审委会发展阶段:案件讨论决定第20-21页
        四、审委会改革阶段:总结经验、案件讨论决定第21-23页
第二章 司法改革背景下审委会职能发挥之困境第23-33页
    第一节 审委会制度设立初衷探析第23-24页
        一、实现法院社会和政治功能的需要第23-24页
        二、体现审判工作集体领导职能的需要第24页
    第二节 审委会职能发挥之困境第24-33页
        一、有悖于审判活动的一般运行规律第25-27页
        二、组织结构“行政化”第27-28页
        三、议事机制有待完善第28-31页
        四、案件适用标准模糊,讨论事项泛化第31页
        五、决议反馈机制落实不到位第31-33页
第三章 司法改革背景下审委会职能再定位第33-46页
    第一节 审委会制度法理属性及运行机制第33-40页
        一、审委会法律性质第33-35页
        二、审委会人员构成第35页
        三、审委会案件讨论范围第35-36页
        四、审委会议事机制第36-39页
        五、审委会相关概念逻辑关系界定第39-40页
    第二节 审委会现有职能第40-42页
        一、个案审理:审判决策职能、审判监督职能第40-41页
        二、宏观指导:审判指导、管理职能第41-42页
    第三节 司法改革背景下审委会职能再定位第42-46页
        一、审委会职能原始定位第42-43页
        二、审委会职能异化第43页
        三、司法改革背景下审委会职能转变与再定位第43-46页
第四章 司法改革背景下审委会职能发挥之路径选择第46-61页
    第一节 我国审委会制度实践改革情况考察第46-50页
        一、我国审委会改革模式变迁第46-48页
        二、各地法院审委会改革进程及特点剖析第48-50页
    第二节 弱化审委会个案审理职能第50-55页
        一、明确专业法官会议地位,分流审委会应讨论案件第50-51页
        二、限缩审委会讨论案件内容,避免责任推诿第51-52页
        三、组织结构“去行政化”第52-53页
        四、完善审委会议事规则第53-55页
    第三节 强化审委会宏观指导职能第55-61页
        一、加强审委会积累审判经验的功能第55-56页
        二、加强审判管理职能第56-57页
        三、丰富审委会日常办事机构的职能第57-58页
        四、落实回避制度第58页
        五、完善审委会监督机制第58-60页
        六、完善审委会运行机制配套措施第60-61页
结语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附录第66-69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69-70页
后记第70-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第二审程序诉调对接机制研究--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实践为视角
下一篇:现行监察体制下职务犯罪调查权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