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继母法律地位研究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导论 | 第8-14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8-9页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第9-10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第一章 宋代相关规定中的“继母” | 第14-23页 |
第一节 “继母如母”的原则 | 第14-17页 |
一、经义上的“继母如母” | 第14-16页 |
二、法律上的“继母如母” | 第16-17页 |
第二节 《宋刑统》的例外规定 | 第17-21页 |
一、子孙违犯教令而继母杀之 | 第18页 |
二、继母杀父子可告 | 第18-20页 |
三、继母杀所出亲母子可告 | 第20页 |
四、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节 涉继母的相关诏令 | 第21-23页 |
第二章 从宋代继母的司法遭遇看其法律地位的变化 | 第23-39页 |
第一节 继母诉讼权利的变化 | 第25-30页 |
一、977年诏令的实际运用 | 第26-27页 |
二、安崇绪案的突破 | 第27-28页 |
三、子告继母范围的扩大 | 第28-30页 |
第二节 继母财产权利的变化 | 第30-34页 |
一、守寡继母的财产权利 | 第31-32页 |
二、改嫁继母的财产权利 | 第32-34页 |
第三节 特定案件中对继母的加重处罚 | 第34-38页 |
一、继母诬告子不孝 | 第34-36页 |
二、继母杀父 | 第36-38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宋代继母法律地位变化的原因 | 第39-44页 |
第一节 继母子间的利益冲突 | 第39-42页 |
一、继室的身份来源 | 第39-41页 |
二、血缘关系的影响 | 第41-42页 |
第二节 对父系家庭的维护 | 第42-43页 |
第三节 礼法冲突下的妥协 | 第43-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49-50页 |
后记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