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1.2 构造性思想方法的历史背景 | 第9-10页 |
1.3 研究目的、意义和方法 | 第10-11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4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构造性思想方法的理论概述 | 第13-15页 |
2.1 构造性思想方法和数学思想方法 | 第13页 |
2.2 构造性思想方法和建构主义理论 | 第13-14页 |
2.3 构造性思想方法和波利亚解题表 | 第14-15页 |
第三章 构造性思想方法在高考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 第15-39页 |
3.1 运用构造性思想方法解高考数学试题的试卷分析 | 第15-17页 |
3.1.1 数据收集 | 第15-16页 |
3.1.2 数据分析 | 第16-17页 |
3.2 运用构造性思想方法解高考数学试题的类型分析 | 第17-37页 |
3.2.1 构造函数 | 第18-21页 |
3.2.2 构造方程 | 第21-25页 |
3.2.3 构造向量 | 第25-29页 |
3.2.4 构造数列 | 第29-33页 |
3.2.5 其他构造法 | 第33-37页 |
3.3 构造性思想方法在高考数学解题中的作用 | 第37-39页 |
第四章 培养学生运用构造性思想方法解题的能力 | 第39-49页 |
4.1 构造性思想方法的特点 | 第39-40页 |
4.2 使用构造性思想方法解题的思路及建议 | 第40-44页 |
4.2.1 使用构造性思想方法解题的思路 | 第40-43页 |
4.2.2 使用构造性思想方法解题的建议 | 第43-44页 |
4.3 培养学生运用构造性思想方法解题能力的措施 | 第44-49页 |
4.3.1 教师的引导策略 | 第44-47页 |
4.3.2 学生的自我培养 | 第47-49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49-51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9页 |
5.2 感悟及反思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