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一、引言 | 第9-10页 |
二、指导案例引发的思考 | 第10-14页 |
(一) 孙伟铭案概述 | 第10-11页 |
(二) 分歧与争议 | 第11-13页 |
(三) 醉驾犯罪适用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危害 | 第13-14页 |
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在醉驾犯罪中滥用的原因分析 | 第14-23页 |
(一) 醉驾案中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难以判断 | 第14-16页 |
1、两罪主观意志的表现及界限 | 第14-15页 |
2、学理解读——孙伟铭主观意志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 | 第15-16页 |
(二) 危险方法难以定性 | 第16-21页 |
1、危险方法的一般认定方式 | 第16-17页 |
2、醉驾是否构危险方法的两种学说 | 第17-18页 |
3、对醉驾犯罪中危险方法认定因素的一一检视 | 第18-21页 |
(三) 司法审判易受舆论等法外因素的影响 | 第21-23页 |
四、醉驾犯罪域外经验之借鉴 | 第23-27页 |
(一) 我国台湾地区的不能安全驾驶罪 | 第23页 |
(二) 德国的道路交通危险罪与酒醉参与交通罪 | 第23-24页 |
(三) 日本的危险驾驶致死伤罪 | 第24-25页 |
(四) 英国的酒后驾驶罪 | 第25-27页 |
五、可能的限制适用方案 | 第27-30页 |
(一) 修正危险驾驶罪条款,增设危险驾驶致死伤罪 | 第27-28页 |
(二) 减少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司法适用 | 第28-30页 |
六、结论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致谢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