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课题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发展状况 | 第11-15页 |
1.2.1 电压检测器件的发展状况 | 第11页 |
1.2.2 电压互感器的发展状况 | 第11-12页 |
1.2.3 节能技术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4 电磁场仿真软件发展状况 | 第14-15页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电压互感器的介绍 | 第17-27页 |
2.1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工作原理 | 第17-20页 |
2.2 电压互感器的主要结构 | 第20-21页 |
2.3 电压互感器的技术参数 | 第21页 |
2.4 电压互感器的误差分析 | 第21-25页 |
2.4.1 电压互感器误差定义 | 第21-22页 |
2.4.2 电压互感器误差来源 | 第22-23页 |
2.4.3 减小误差的补偿措施 | 第23-25页 |
2.5 高铁牵引电机用电压互感器的简述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节能型电压互感器的设计 | 第27-39页 |
3.1 节能型电压互感器设计方案的给出 | 第27-28页 |
3.2 高速动车组专用电压互感器的设计原则 | 第28-30页 |
3.2.1 电压互感器的设计步骤及原则 | 第28页 |
3.2.2 电压互感器的制作标准及参数 | 第28-30页 |
3.2.3 电压互感器设计时注意的事项 | 第30页 |
3.3 节能型电压互感器铁芯形状选择 | 第30-32页 |
3.4 节能型电压互感器铁芯材料的选择 | 第32-33页 |
3.5 电压互感器测量系统以及牵引电机参数 | 第33-34页 |
3.6 节能型电压互感器参数计算 | 第34-37页 |
3.6.1 铁芯磁感应强度的选择 | 第34-35页 |
3.6.2 绕组匝间电势 | 第35页 |
3.6.3 铁芯截面积的计算 | 第35-36页 |
3.6.4 容量及绕组匝数 | 第36-37页 |
3.7 节能型电压互感器的封装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基于Ansoft软件电压互感器有限元建模 | 第39-53页 |
4.1 阶梯接缝技术 | 第39-42页 |
4.1.1 结构形式的介绍 | 第39页 |
4.1.2 节能原理 | 第39-42页 |
4.2 节能型电压互感器有限元建模方法 | 第42-46页 |
4.2.1 有限元分析方法 | 第42-44页 |
4.2.2 Ansoft Maxwell3D电磁场分析软件 | 第44-46页 |
4.3 节能型电压互感器有限元模型搭建 | 第46-51页 |
4.3.1 数学模型建立 | 第46-47页 |
4.3.2 模型材料的添加 | 第47-48页 |
4.3.3 激励源的添加 | 第48-50页 |
4.3.4 边界条件的添加 | 第50-51页 |
4.4 同等容量矩形铁芯电压互感器模型搭建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基于Ansoft软件电压互感器的电磁特性仿真 | 第53-78页 |
5.1 Ansoft Maxwell三维瞬态场计算原理 | 第53页 |
5.2 电压互感器空载合闸计算原理 | 第53-55页 |
5.3 模型的网格剖分 | 第55-61页 |
5.3.1 网格剖分的计算原理 | 第55-58页 |
5.3.2 网格剖分的过程 | 第58-59页 |
5.3.3 网格剖分的结果 | 第59-61页 |
5.4 节能型电压互感器电磁特性仿真分析 | 第61-77页 |
5.4.1 节能型电压互感器的电磁特性仿真分析 | 第61-70页 |
5.4.2 节能型电压互感器的励磁电流及励磁磁通仿真 | 第70-72页 |
5.4.3 电压互感器的绕组损耗对比仿真 | 第72-74页 |
5.4.4 电压互感器的磁场对比仿真 | 第74-76页 |
5.4.5 电压互感器的漏磁对比仿真 | 第76-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结论 | 第78-80页 |
全文总结 | 第78-79页 |
对下一步工作的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