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白票据补充权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一、空白票据补充权的价值 | 第10-17页 |
(一)空白票据的内涵与构成 | 第10-13页 |
1.空白票据的内涵 | 第10-11页 |
2.空白票据的认定条件 | 第11-13页 |
(二)空白票据补充权的积极意义与世界立法 | 第13-17页 |
1.空白票据补充权的积极意义 | 第13-14页 |
2.空白票据补充权的世界立法 | 第14-17页 |
二、空白票据补充权的法理依据 | 第17-22页 |
(一)有关空白票据补充权法理依据的学说 | 第17-21页 |
1.委任说 | 第17-18页 |
2.代理说 | 第18-19页 |
3.契约说 | 第19-20页 |
4.授权说 | 第20-21页 |
(二)评论 | 第21-22页 |
三、空白票据补充权的取得与行使 | 第22-29页 |
(一)空白票据补充权的取得标准 | 第22-25页 |
1.主观主义方法 | 第22-23页 |
2.客观主义方法 | 第23页 |
3.折中主义方法 | 第23-24页 |
4.评论 | 第24-25页 |
(二)空白票据补充权的行使 | 第25-29页 |
1.空白票据补充权的行使主体 | 第25-26页 |
2.空白票据补充权的行使行为规则 | 第26页 |
3.空白票据补充权的行使时效 | 第26-29页 |
四、空白票据补充权的效力 | 第29-35页 |
(一)空白票据在补充权行使前的法律效力 | 第29-31页 |
(二)空白票据在补充权正当行使和滥用后的法律效力 | 第31-35页 |
1.空白票据在补充权正当行使后的法律效力 | 第31-32页 |
2.空白票据补充权的滥用及效力 | 第32-35页 |
五、我国空白票据补充权制度的确立与完善 | 第35-39页 |
(一)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关于空白票据补充权的规定 | 第35-37页 |
(二)完善我国空白票据补充权制度的建议 | 第37-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