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12-3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2 问题提出 | 第14-16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6页 |
1.3.1 区块链技术研究现状 | 第16-21页 |
1.3.2 区块链数据通信拓扑结构和通信机制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1.3.3 考虑信任的数据通信问题研究现状 | 第22-24页 |
1.3.4 考虑权值的数据通信问题研究现状 | 第24页 |
1.3.5 考虑节点失效的数据通信问题研究现状 | 第24-26页 |
1.3.6 现有研究存在问题分析 | 第26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8-32页 |
2 多连接并发通信树模型构建 | 第32-46页 |
2.1 引言 | 第32-33页 |
2.2 树形通信结构及并发通信机制 | 第33-35页 |
2.2.1 树形通信结构及优点 | 第33-34页 |
2.2.2 并发通信机制及通信规则 | 第34-35页 |
2.3 通信树构造原则及性能评价指标 | 第35-37页 |
2.3.1 通信影响因子 | 第35页 |
2.3.2 性能评价指标 | 第35-37页 |
2.4 多连接并发通信树模型 | 第37-38页 |
2.5 模型性能分析 | 第38-43页 |
2.5.1 通信结构性能比较 | 第38-40页 |
2.5.2 并发通信效率分析 | 第40-41页 |
2.5.3 节点使用率性能指标分析 | 第41-4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3-46页 |
3 区块链中节点信任度评价 | 第46-60页 |
3.1 引言 | 第46-47页 |
3.2 节点信任度概念及表示 | 第47-49页 |
3.2.1 节点信任度相关定义 | 第47-48页 |
3.2.2 信任度表示 | 第48-49页 |
3.3 节点信任度评价 | 第49-56页 |
3.3.1 基于AHP的直接信任度 | 第49-54页 |
3.3.2 推荐信任度 | 第54-55页 |
3.3.3 综合信任度 | 第55页 |
3.3.4 基于时间帧的信任更新策略 | 第55-56页 |
3.3.5 节点信任度初始化 | 第56页 |
3.4 节点信任度区间及分类 | 第56-5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4 考虑节点信任度的区块链通信性能优化 | 第60-76页 |
4.1 引言 | 第60页 |
4.2 问题描述与研究假设 | 第60-62页 |
4.2.1 问题描述 | 第60-61页 |
4.2.2 研究约定与假设 | 第61-62页 |
4.3 IFT算法 | 第62-66页 |
4.3.1 通信树表示方法 | 第62-63页 |
4.3.2 相关定义 | 第63-64页 |
4.3.3 算法描述 | 第64-66页 |
4.4 理论证明与仿真实验 | 第66-73页 |
4.4.1 理论证明及分析 | 第66-68页 |
4.4.2 通信性能评价与讨论 | 第68-72页 |
4.4.3 算法对比 | 第72-73页 |
4.4.4 诚实节点比例与通信树信任度之间的关系 | 第7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3-76页 |
5 考虑权值的多因子区块链通信性能优化 | 第76-88页 |
5.1 引言 | 第76-77页 |
5.2 MMWT算法 | 第77-80页 |
5.2.1 算法描述 | 第77-79页 |
5.2.2 实例构造 | 第79-80页 |
5.3 仿真实验 | 第80-86页 |
5.3.1 仿真参数设置 | 第80-82页 |
5.3.2 通信性能评价 | 第82-8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6-88页 |
6 考虑节点失效的区块链通信性能优化 | 第88-98页 |
6.1 引言 | 第88-90页 |
6.1.1 区块链中节点行为特征分析 | 第88-89页 |
6.1.2 按传输角色节点分类 | 第89-90页 |
6.2 算法描述 | 第90-91页 |
6.2.1 失效节点检测方法 | 第90页 |
6.2.2 通信树构造 | 第90-91页 |
6.3 理论证明与分析 | 第91-92页 |
6.4 仿真实验 | 第92-97页 |
6.4.1 不同比例失效节点对通信性能影响 | 第92-96页 |
6.4.2 不同节点失效对通信性能影响 | 第96-97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97-98页 |
7 考虑节点服务优先级的区块链通信性能优化 | 第98-110页 |
7.1 引言 | 第98-99页 |
7.2 IOT算法 | 第99-101页 |
7.2.1 相关定义 | 第99-100页 |
7.2.2 算法描述 | 第100-101页 |
7.3 仿真实验 | 第101-107页 |
7.3.1 通信树队列调整比率寻优 | 第101-103页 |
7.3.2 算法比较 | 第103-107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107-110页 |
8 总结与展望 | 第110-114页 |
8.1 研究成果 | 第110-112页 |
8.2 研究展望 | 第112-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25页 |
致谢 | 第125-12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126-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