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6-9页 |
绪论 | 第9-15页 |
第一章 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理论概述 | 第15-22页 |
1.1 基本概念阐述 | 第15-18页 |
1.1.1 多元文化 | 第15页 |
1.1.2 意识形态 | 第15-16页 |
1.1.3 主流意识形态 | 第16-17页 |
1.1.4 主流意识形态教育 | 第17页 |
1.1.5 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 | 第17-18页 |
1.2 基本理论阐述 | 第18-19页 |
1.2.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 第18页 |
1.2.2 习近平意识形态理论 | 第18-19页 |
1.3 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意义 | 第19-22页 |
1.3.1 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 第19-20页 |
1.3.2 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 第20页 |
1.3.3 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迫切要求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多元文化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影响 | 第22-28页 |
2.1 多元文化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带来的积极影响 | 第22-24页 |
2.1.1 提升了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时代地位 | 第22页 |
2.1.2 拓宽了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发展空间 | 第22-23页 |
2.1.3 促进了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适应性发展 | 第23页 |
2.1.4 推动了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方法的创新 | 第23-24页 |
2.2 多元文化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带来的消极影响 | 第24-28页 |
2.2.1 淡化了马克思主义在主流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 第24-25页 |
2.2.2 冲淡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 第25页 |
2.2.3 削弱了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育人功能 | 第25-26页 |
2.2.4 弱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 | 第26-28页 |
第三章 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和原则 | 第28-33页 |
3.1 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内容 | 第28-30页 |
3.1.1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 第28页 |
3.1.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 第28-29页 |
3.1.3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 | 第29页 |
3.1.4 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教育 | 第29-30页 |
3.2 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原则 | 第30-33页 |
3.2.1 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 第30-31页 |
3.2.2 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 | 第31页 |
3.2.3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 第31-32页 |
3.2.4 推进创新、与时俱进 | 第32-33页 |
第四章 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对策 | 第33-38页 |
4.1 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 | 第33-35页 |
4.1.1 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主阵地功能 | 第33页 |
4.1.2 提高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互动沟通教育环境 | 第33-34页 |
4.1.3 推进高校参与式教育、积极开展实践活动 | 第34页 |
4.1.4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 第34-35页 |
4.2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35-36页 |
4.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大学生日常生活 | 第35-36页 |
4.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 第36页 |
4.3 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 | 第36-38页 |
4.3.1 牢牢把握网络舆论导向 | 第36-37页 |
4.3.2 充分利用网络等新兴载体 | 第37-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