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针灸学、针灸疗法论文--研究方法论文--针灸用器械与仪器论文

新型恒温环保艾灸器的研发

中文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引言第9-12页
    1 研究背景及必要性第9-10页
    2 研究意义第10-12页
第一部分 新型恒温环保艾灸器的产品需求调查第12-26页
    1 调查目的第12页
    2 调查对象第12页
    3 调查方法第12-13页
        3.1 调査问卷的设计和组成第12-13页
        3.2 问卷发放与回收第13页
        3.3 数据录入与整理第13页
        3.4 数据分析第13页
    4 调查结果第13-24页
        4.1 问卷发放和回收情况第13-14页
        4.2 被调查者的一般情况第14-15页
        4.3 艾灸疗法的运用和普及状况第15-17页
            4.3.1 艾灸疗法在消费者中的运用和普及状况第15-17页
        4.4 常用艾灸操作方式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调查第17-19页
            4.4.1 消费者常用艾灸操作方式第17页
            4.4.2 消费者认为艾灸疗法存在的问题第17-18页
            4.4.3 临床医师常用艾灸操作方式第18页
            4.4.4 临床医师认为艾灸疗法存在的问题第18-19页
        4.5 新型恒温环保艾灸器的运用前景调查第19-21页
            4.5.1 消费者对新型恒温环保艾灸器的运用价值调查第19-20页
            4.5.2 临床医师对新型恒温环保艾灸器的运用价值调查第20-21页
        4.6 新型恒温环保艾灸器市场前景调查第21-24页
            4.6.1 消费者购买的主要因素调查第21-23页
            4.6.2 消费者购买意愿调查第23页
            4.6.3 临床医师考虑是否运用的因素第23-24页
            4.6.4 临床医师使用意愿调查第24页
    5 小结第24-26页
第二部分 新型恒温环保艾灸器的设计与开发第26-45页
    1 研发设计第26-30页
        1.1 研发背景第26页
        1.2 研发计划第26-28页
            1.2.1 前期调查与准备第26-27页
            1.2.2 产品的初期设计、开发第27页
            1.2.3 中期产品成形与改良第27页
            1.2.4 模型验证第27页
            1.2.5 专利等知识产权的维护第27-28页
        1.3 研发意义第28-29页
        1.4 技术路线图第29-30页
    2 产品开发框架设计第30-32页
        2.1 产品设计原则第30页
        2.2 设计参考的相关标准和规范第30-31页
            2.2.1 硬件设计参考标准第30页
            2.2.2 软件编写参考标准第30-31页
        2.3 产品设计原理总框图第31-32页
    3 新型恒温环保艾灸器的设计与实现第32-36页
        3.1 硬件开发第32-36页
            3.1.1 硬件设计总框图第32-33页
            3.1.2 控制与核心处理器开发第33页
            3.1.3 新型恒温环保艾灸器的电路原理设计第33-34页
            3.1.4 设计的PCB板第34页
            3.1.5 元器件选择(BOM表,表2-1)第34-35页
            3.1.6 温控方式第35-36页
    4 新型恒温环保艾灸器外形及功能设计第36-45页
        4.1 主体结构材质的选择第36-37页
        4.2 新型恒温环保艾灸器外观及拆分示意图第37-39页
        4.3 标注说明视图第39-40页
        4.4 产品功能性说明视图第40-43页
        4.5 产品参数指标第43-44页
        4.6 产品功能介绍及操作示意第44页
        4.7 注意事项第44-45页
第三部分 新型恒温环保艾灸器的模型调试与验证第45-52页
    1 新型恒温环保艾灸器不同灸材施灸效果的研究第45-48页
        1.1 研究目标第45页
        1.2 研究材料第45页
            1.2.1 实验用灸器第45页
            1.2.2 试验用艾条第45页
            1.2.3 实验仪器第45页
        1.3 试验方法第45-46页
            1.3.1 试验条件第45-46页
            1.3.2 艾条的安放与推进第46页
            1.3.3 测温方法第46页
            1.3.4 统计学分析方法第46页
        1.4 试验结果第46-47页
            1.4.1 常规艾条使用常规艾灸器施灸效果第47页
            1.4.2 试验艾条配合新型恒温环保艾灸器的施灸效果第47页
        1.5 研究小结第47-48页
    2 安全施灸温阈的研究第48-50页
        2.1 研究背景第48页
        2.2 研究目的第48页
        2.3 研究材料第48页
        2.4 实验仪器第48页
        2.5 试验方法第48-49页
            2.5.1 试验条件第48页
            2.5.2 测温方法第48-49页
            2.5.3 温度记录方法第49页
        2.6 安全施灸温阈的研究试验结果(表3-4)第49页
        2.7 研究小结第49-50页
    3 新型恒温环保艾灸器环保性研究第50-51页
        3.1 研究背景第50页
        3.2 研究目的第50页
        3.3 研究材料第50页
        3.4 实验仪器与方法第50页
        3.5 实验结果第50-51页
    4 小结第51-52页
第四部分 新型恒温环保艾灸器的研究讨论第52-59页
    1 艾灸的起源第52页
    2 艾灸的发展进程第52-53页
    3 温热刺激在艾灸中的作用第53-54页
    4 艾灸烟雾的作用及安全性第54-55页
    5 艾灸器具的发展进程第55-56页
    6 目前艾灸器具的主要缺陷与不足第56页
    7 本项目的设计与意义第56-57页
    8 产品在提高施灸安全性方面的作用第57-58页
    9 产品在环保施灸方面的作用第58-59页
总结第59-61页
特色与创新第61-63页
问题与展望第63-64页
致谢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附件第68-86页
    附件1 文献综述第68-75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附件2 调查问卷第75-79页
    附件3 与本产品研发相关的专利情况第79-84页
    附件4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第84-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开郁散精法治疗糖尿病前期(气滞痰阻证)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健脾养肝法对鼻咽癌放化疗术后脾虚肝郁证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