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3-14页 |
引言 | 第14-16页 |
临床研究 | 第16-22页 |
1.临床试验方案设计 | 第16页 |
1.1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2 试验样本量 | 第16页 |
2.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16页 |
2.2 中医辨证标准 | 第16-17页 |
2.3 纳入标准 | 第17页 |
2.4 排除标准 | 第17页 |
2.5 脱落标准 | 第17页 |
2.6 样本含量估计 | 第17-18页 |
3.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3.1 病例分组 | 第18-19页 |
4.观察指标 | 第19-20页 |
4.1 一般观察指标 | 第19页 |
4.2 疗效观察指标 | 第19-20页 |
4.2.1 生存质量量表的确定及计分方法 | 第19-20页 |
4.2.1.1 量表的选择 | 第19页 |
4.2.1.2 量表的填写 | 第19页 |
4.2.1.3 评价周期 | 第19-20页 |
4.2.1.4 量表计分方法 | 第20页 |
5.统计学分析方法 | 第20-21页 |
6.技术路线图 | 第21-22页 |
研究结果 | 第22-29页 |
1.病例完成情况 | 第22页 |
2.病例脱失情况 | 第22页 |
3.患者基本情况 | 第22-23页 |
4.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调查表评价结果 | 第23-28页 |
5.安全性评价 | 第28-29页 |
讨论 | 第29-48页 |
1.祖国医学对NPC及其放化疗术后的认识 | 第29-36页 |
1.1 古代医家对NPC相关症状的描述和认识 | 第29页 |
1.2 NPC放化疗术后的病机及辨证分型探讨 | 第29-32页 |
1.3 脾养肝法治疗NPC放化疗术后的理论探析 | 第32-36页 |
1.3.1 脾虚肝郁对恶性肿瘤中影响 | 第32-33页 |
1.3.1.1 脾虚与恶性肿瘤发生的相关性 | 第32页 |
1.3.1.2 肝气郁结-情志致病与恶性肿瘤发生的相关性 | 第32-33页 |
1.3.2 NPC的发病与肝脾之间的关系 | 第33页 |
1.3.3 痰瘀对NPC发病的影响 | 第33-34页 |
1.3.4 肝脾同治法治疗NPC放化疗术后的依据 | 第34-35页 |
1.3.5 疏肝理气对痰瘀的作用 | 第35-36页 |
2.现代医学对NPC的认识 | 第36-41页 |
2.1 NPC的发病因素 | 第36页 |
2.2 NPC的发病情况 | 第36-37页 |
2.3 现代医学对NPC的治疗进展 | 第37-39页 |
2.3.1 放射治疗 | 第37-38页 |
2.3.2 化学药物治疗 | 第38页 |
2.3.3 放化疗综合治疗 | 第38-39页 |
2.3.4 生物治疗 | 第39页 |
2.3.5 手术治疗 | 第39页 |
2.4 放化疗术后常见的毒副反应及并发症 | 第39-41页 |
2.4.1 放疗的毒副作用和及并发症 | 第39-40页 |
2.4.2 化疗毒副作用 | 第40-41页 |
3.本次试验立法依据及分析 | 第41-45页 |
3.1 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的选择依据 | 第41页 |
3.2 生存质量的概况和NPC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研究现状 | 第41-42页 |
3.3 NPC患者放化疗术后的生存质量 | 第42-43页 |
3.4 生存质量与中医疗效评价 | 第43页 |
3.5 健脾养肝法的立法依据及组方要点 | 第43-45页 |
3.5.1 组成 | 第43-44页 |
3.5.2 功效 | 第44页 |
3.5.3 方解 | 第44页 |
3.5.4 现代药理研究 | 第44-45页 |
4.本次试验结果分析 | 第45-48页 |
4.1 基础数据分布情况分析 | 第45页 |
4.2 治疗前后生存质量各领域分析 | 第45-47页 |
4.3 量表的评价分析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7页 |
文献综述 浅谈鼻咽癌放化疗术后康复期的中医治疗进展 | 第57-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附表 鼻咽癌患者放化疗后生存质量调查量表 | 第63-66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