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问题提出 | 第11-12页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1.4.1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1.4.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4-21页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4-17页 |
2.1.1 生成学习相关研究 | 第14页 |
2.1.2 情感学习相关研究 | 第14-15页 |
2.1.3 学习策略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2.1.4 生成性绘画原则与绘画策略 | 第16-17页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第三章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 | 第21-26页 |
3.1 调查方法与实施 | 第21页 |
3.2 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21-25页 |
3.3 结论 | 第25-26页 |
第四章 行动研究设计 | 第26-32页 |
4.1 实施方案 | 第26-29页 |
4.2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分析 | 第29-30页 |
4.2.1 课程内容分析 | 第29页 |
4.2.3 小学生特点分析 | 第29页 |
4.2.4 小学古诗词教学目标分析 | 第29-30页 |
4.3 教学策略制定 | 第30-32页 |
第五章 古诗词学习行动研究 | 第32-51页 |
5.1 第一轮行动研究 | 第32-38页 |
5.1.1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 第32-34页 |
5.1.2 行动实施 | 第34-38页 |
5.1.3 结论 | 第38页 |
5.2 第二轮行动研究 | 第38-43页 |
5.2.1 《游山西村》教学设计 | 第38-39页 |
5.2.2 行动实施 | 第39-43页 |
5.2.3 结论 | 第43页 |
5.3 第三轮行动研究 | 第43-49页 |
5.3.1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 第43-45页 |
5.3.2 行动实施 | 第45-49页 |
5.3.3 结论 | 第49页 |
5.4 三轮行动研究总结 | 第49-51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 | 第51-55页 |
6.1 小学古诗词教学运用绘画策略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 第51页 |
6.2 小学古诗词教学语文绘画策略能改善学生情感体验 | 第51-52页 |
6.3 绘画策略运用应注意的问题和局限 | 第52-53页 |
6.3.1 应注意的问题 | 第52-53页 |
6.3.2 绘画策略应用的一些局限 | 第53页 |
6.4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运用绘画策略的教学流程 | 第53-54页 |
6.5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运用绘画策略实施要点 | 第54-55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5-57页 |
7.1 研究总结 | 第55页 |
7.2 研究不足 | 第55页 |
7.3 研究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附录 | 第60-63页 |
附录Ⅰ 古诗词学习现状调查问卷 | 第60-62页 |
附录Ⅱ 古诗词学习访谈提纲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