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学生论文

城镇化过程中城、乡小学生之间的数字鸿沟问题研究--以重庆市大学城第一小学为例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5页
1 绪论第8-15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8-9页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9-10页
        1.2.1 研究的目的第9页
        1.2.2 研究的意义第9-10页
    1.3 相关研究综述第10-15页
        1.3.1 数字鸿沟相关研究第10-12页
        1.3.2 大众媒介与儿童研究第12-13页
        1.3.3 关于儿童社会化的研究第13-14页
        1.3.4 现有研究的不足第14-15页
2 研究设计第15-26页
    2.1 概念界定第15-16页
        2.1.1 儿童的社会化第15页
        2.1.2 儿童第15-16页
        2.1.3 数字鸿沟第16页
    2.2 理论依据第16-20页
        2.2.1 数字鸿沟第16-19页
        2.2.2 小学生媒介使用与其社会化第19-20页
    2.3 研究假设第20-21页
    2.4 研究框架及测量指标第21-24页
        2.4.1 研究框架第21-23页
        2.4.2 测量指标第23-24页
    2.5 研究方法第24-26页
        2.5.1 问卷调查法第24-25页
        2.5.2 文献分析法第25-26页
3 研究样本的选择第26-30页
    3.1 样本概况第26-27页
        3.1.1 调查地区的区位背景第26页
        3.1.2 样本的选择第26-27页
    3.2 样本特征第27-30页
4 结果分析:城、乡小学生之间的数字鸿沟现状第30-36页
    4.1“接入沟”——城、乡小学生媒介占有率的差异第30-31页
    4.2“使用沟”——城、乡小学生媒介接触时间的差异第31-34页
    4.3“使用质量沟”——城、乡小学生对互联网使用目的的不同第34-36页
5 结果分析:数字鸿沟的影响第36-41页
    5.1 小学生的媒介使用与其观念的现代化程度第36-37页
    5.2 小学生的媒介使用与其社会化程度第37-39页
    5.3 媒介使用对不同年龄小学生社会化程度和观念现代化程度的影响第39-41页
6 研究结论及相关讨论第41-48页
    6.1 研究结论第41-44页
        6.1.1 假设检验结果第41-42页
        6.1.2 城、乡小学生之间的数字鸿沟现状第42-43页
        6.1.3 数字鸿沟对城、乡小学生社会化的影响第43-44页
        6.1.4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数字鸿沟问题第44页
    6.2 相关探讨第44-46页
        6.2.1 其他国家可供借鉴之经验第44-45页
        6.2.2 如何填平我国城、乡儿童之间的数字鸿沟第45-46页
    6.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第46-48页
致谢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附录第51-54页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51页
    B.问卷第51-53页
    C.量表第53-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议论文写作思维训练的策略研究
下一篇:感悟式教学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以兰州X中学课堂教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