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元件、部件论文--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论文

线结构光传感器结构优化设计及其摄像机标定技术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1页
   ·引言第11-12页
   ·三维视觉测量技术第12-20页
     ·三维视觉测量一般方法第12-15页
     ·三维视觉测量关键技术第15-17页
     ·三维视觉测量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7-20页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第20-21页
第2章 线结构光传感器结构优化设计第21-37页
   ·结构光模式与测量原理第21-22页
     ·三角测量原理第21-22页
     ·结构光模式第22页
   ·线结构光传感器的数学模型第22-26页
   ·传感器的特性分析第26-29页
     ·成像关系分析第26-28页
     ·成像变化规律分析第28-29页
   ·坐标测量误差分析第29-31页
     ·测量误差理论分析第29-30页
     ·测量误差与各因素的关系第30-31页
   ·传感器优化设计的一般方法第31-34页
     ·光学部件选型第32页
     ·结构参数设计第32-34页
   ·设计实例第34-36页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3章 滤光镜镜头畸变校正及其标定第37-53页
   ·滤光镜引起畸变类型的确定第37-39页
     ·数学分析第37-38页
     ·真实实验第38-39页
   ·摄像机数学模型第39-43页
     ·常用坐标系建立第39-40页
     ·线性摄像机模型第40-42页
     ·非线性摄像机模型第42-43页
   ·摄像机标定方法第43-48页
     ·径向约束第44-45页
     ·平面标靶下基于多项式校正模型的RAC标定过程第45-47页
     ·平面标靶下基于除式校正模型的RAC标定第47-48页
   ·标定实验第48-52页
     ·实验平台第48-49页
     ·标定点提取第49-50页
     ·标定实验第50-51页
     ·配准实验第51-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4章 基于非量测畸变校正的摄像机标定方法第53-71页
   ·几何变换的不变量和不变性第53-55页
     ·同素性和接合性第53-54页
     ·简比与交比第54-55页
   ·畸变分离摄像机模型第55-56页
     ·针孔模型第55-56页
     ·畸变模型第56页
   ·非量测摄像机标定方法第56-63页
     ·畸变参数标定第57-58页
     ·线性模型参数标定第58-61页
     ·算法进一步讨论第61-63页
   ·圆弧拟合算法第63-64页
     ·线性最小二乘方法第63页
     ·非线性最小二乘方法第63-64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64-70页
     ·仿真实验第64-67页
     ·真实实验第67-70页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5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71-73页
   ·全文总结第71-72页
   ·课题展望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8页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第78-79页
致谢第79-80页
研究生履历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OFDM信道估计与均衡技术研究
下一篇:无人机天线自动跟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