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青年政治教师教研能力培养研究--基于自贡市八所高中的调查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一、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 第10-13页 |
(一)选题缘起 | 第10页 |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0-13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13-17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7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7-18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7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四、研究重点与难点 | 第18页 |
(一)研究重点 | 第18页 |
(二)研究难点 | 第18页 |
五、创新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高中青年政治教师教研能力的理论分析 | 第20-26页 |
一、高中青年政治教师的概念界定 | 第20页 |
(一)青年人 | 第20页 |
(二)青年教师 | 第20页 |
(三)高中青年政治教师 | 第20页 |
二、教研能力的概念界定 | 第20-22页 |
(一)能力的内涵和外延 | 第20-21页 |
(二)教研能力的内涵和特点 | 第21-22页 |
(三)教研活动的基本步骤 | 第22页 |
三、高中青年政治教师教研能力的内涵和特点 | 第22-23页 |
(一)高中青年政治教师教研能力的内涵 | 第22页 |
(二)高中青年政治教师教研能力的特点 | 第22-23页 |
四、教研能力与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的比较 | 第23页 |
(一)“教学能力”与“教研能力”的比较 | 第23页 |
(二)“科研能力”与“教研能力”的比较 | 第23页 |
五、提高高中青年政治教师教研能力的必要性 | 第23-26页 |
(一)理论层面的必要性 | 第23页 |
(二)职业发展的必要性 | 第23-24页 |
(三)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 第24-26页 |
第三章 高中青年政治教师教研能力的基本现状 | 第26-41页 |
一、研究设计 | 第26-28页 |
(一)问卷量表设计和访谈提纲设计 | 第26-27页 |
(二)调研对象说明 | 第27-28页 |
(三)问卷调研和访谈的时间安排 | 第28页 |
二、高中青年政治教师教研能力问卷调研结果分析 | 第28-36页 |
(一)教研设计能力调研结果 | 第28-30页 |
(二)教研过程实施能力调研结果 | 第30-34页 |
(三)教研成果转化能力调研结果 | 第34-36页 |
三、高中青年政治教师教研能力访谈结果分析 | 第36-37页 |
(一)对高中青年政治教师教研能力的评价 | 第36页 |
(二)学校对高中青年政治教师教研活动支持情况 | 第36-37页 |
四、高中青年政治教师教研能力现状的评价 | 第37-41页 |
(一)高中青年政治教师教研能力现状中取得的成效 | 第37-38页 |
(二)高中青年政治教师教研能力现状中存在的不足 | 第38-41页 |
第四章 高中青年政治教师教研能力不强的原因分析 | 第41-49页 |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 第41-42页 |
(一)个体缺乏行动意识 | 第41页 |
(二)集体教研认识淡薄 | 第41-42页 |
二、制度设计不尽合理 | 第42-44页 |
(一)宏观制度设计不够到位 | 第42-43页 |
(二)地方对教师教研的相关制度不合理 | 第43页 |
(三)各学校教研制度建设不够完全 | 第43-44页 |
三、实施机制不够完善 | 第44-46页 |
(一)物质激励机制不太完善 | 第44-45页 |
(二)学校给与的时间保障机制不足 | 第45页 |
(三)公平参与机制不足 | 第45-46页 |
(四)评价机制不尽合理 | 第46页 |
(五)培训机制不健全 | 第46页 |
四、教师自身原因 | 第46-49页 |
(一)自身精力不够 | 第47页 |
(二)理论水平不高 | 第47页 |
(三)教研经验不足 | 第47-48页 |
(四)缺乏有效沟通的渠道和机会 | 第48-49页 |
第五章 提升高中青年政治教师教研能力的基本对策 | 第49-56页 |
一、教师教研能力培养的基本原则 | 第49页 |
(一)主体性原则 | 第49页 |
(二)活动性原则 | 第49页 |
(三)针对性原则 | 第49页 |
二、高中青年政治教师教研能力提升的基本对策 | 第49-56页 |
(一)提高思想认识,达成教研能力提升的共识 | 第50-51页 |
(二)营造教研文化,夯实教研能力提升的基础 | 第51-52页 |
(三)健全规章制度建设,确保教研能力提升的条件 | 第52-53页 |
(四)健立保障机制,把握教研能力提升的关键 | 第53-56页 |
结束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附录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