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导言 | 第9-14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9-10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12页 |
五、论文结构 | 第12-13页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13-14页 |
第一章 股东查阅权的行使现状与原因 | 第14-22页 |
第一节 股东查阅权行使的现状 | 第14-16页 |
第二节 影响股东查阅权行使的原因 | 第16-19页 |
一、股东查阅权的制度设计不够完善 | 第16-18页 |
二、股东查阅权的司法救济制度存在缺陷 | 第18-19页 |
第三节 股东查阅权立法目的的再认识 | 第19-22页 |
一、保护中小股东的权益 | 第19-20页 |
二、维持股东平等原则的法律地位 | 第20-22页 |
第二章 股东查阅权的再定位与规则重建 | 第22-26页 |
第一节 规范化:股东查阅权规范化行使改进的基本目标 | 第22-23页 |
一、明确股东查阅权行使主体与行使范围 | 第22-23页 |
二、规范股东查阅权行使的程序性问题 | 第23页 |
第二节 股东查阅权规范化的基本前提 | 第23-26页 |
一、确定司法裁判原则 | 第23-24页 |
二、完善股东查阅权的立法规定 | 第24-26页 |
第三章 股东查阅权规范化行使的实体路径 | 第26-36页 |
第一节 查阅范围规范化的路径 | 第26-29页 |
一、原始会计凭证 | 第27-28页 |
二、子公司的相关文件资料 | 第28-29页 |
第二节 查阅权主体的规范化路径 | 第29-36页 |
一、股权已经转让的股东的查阅权行使 | 第30-32页 |
二、隐名股东的查阅权行使 | 第32-33页 |
三、出资瑕疵股东的查阅权行使 | 第33-36页 |
第四章 股东查阅权规范化行使的程序路径 | 第36-41页 |
第一节 查阅目的规范化的路径 | 第36-40页 |
一、股东行使查阅权的目的 | 第36-37页 |
二、对“正当目的”的主张与判定 | 第37-40页 |
第二节 股东查阅权行使时间与地点 | 第40-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后记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