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教学法与教学组织论文

小学生课堂主动参与研究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导论第10-25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一)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第10页
        (二)小学生课堂主动参与还存在缺陷第10-11页
    二、文献综述第11-19页
        (一)国外关于课堂参与的研究第11-14页
            1.影响课堂参与的因素研究第11-13页
            2.提高课堂参与的策略研究第13-14页
        (二)国内关于课堂参与的研究第14-19页
            1.关于学生参与的研究第14-15页
            2.课堂参与的影响因素研究第15-18页
            3.提高课堂参与的策略研究第18-19页
        (三)对已有研究的评价第19页
    三、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9-20页
        (一)研究目的第19-20页
        (二)研究意义第20页
    四、核心概念界定第20-23页
        (一)课堂参与第20-21页
        (二)主动参与第21页
        (三)师生关系第21-22页
        (四)合作学习第22-23页
    五、研究思路及方法第23-25页
        (一)研究的思路第23页
        (二)研究的方法第23-25页
            1.文献法第23页
            2.观察法第23页
            3.调查法第23-25页
第二章 小学生课堂主动参与的理论分析第25-32页
    一、小学生课堂主动参与的重要性分析第25-26页
        (一)改善学生的学习习惯第25页
        (二)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第25-26页
        (三)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第26页
    二、小学生课堂主动参与的可行性分析第26-27页
    三、小学生课堂主动参与的理论基础第27-30页
        (一)交往教学理论第27-28页
        (二)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第28-29页
        (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第29-30页
    四、小学生课堂主动参与的结构第30-32页
        (一)小学生课堂主动参与的结构图第30页
        (二)小学生课堂主动的行为参与第30-31页
        (三)小学生课堂主动的情感参与第31页
        (四)小学生课堂主动的认知参与第31-32页
            1.小学生课堂主动的思维参与第31页
            2.小学生课堂主动的参与策略第31-32页
第三章 小学生课堂主动参与的调查结果分析第32-41页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第32-33页
        (一)被调查教师的基本情况第32页
        (二)被调查学生的基本情况第32-33页
        (三)调查问卷的信效度第33页
            1.调查问卷的信度第33页
            2.调查问卷的效度第33页
    二、小学生课堂主动参与的现状及问题分析第33-41页
        (一)小学生课堂主动参与总体情况及问题第33-38页
            1.小学生对课堂主动参与的重视不够第34-35页
            2.小学生课堂主动参与行为形式化第35-36页
            3.小学生缺乏主动参与课堂的良好情感第36-37页
            4.小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深度不够第37-38页
        (二)不同变量中小学生课堂主动参与的情况第38-41页
            1.小学生课堂主动参与的年级差异明显第38页
            2.小学生课堂主动参与的性别差异不明显第38-39页
            3.小学生课堂主动参与的成绩差异明显第39-40页
            4.小学生课堂主动参与的班级角色差异明显第40-41页
第四章 影响小学生课堂主动参与的原因分析第41-47页
    一、小学生的角色和性格差异影响主动参与的意识和意愿第41-42页
        (一)小学生角色差异影响主动参与课堂的意识第41页
        (二)小学生性格差异影响主动参与课堂的意愿第41-42页
    二、小学生受发展规律影响在课堂中盲目主动参与第42-43页
        (一)发展规律制约小学生的课堂主动参与第42页
        (二)基础知识薄弱的小学生盲目主动参与第42-43页
    三、课堂氛围环境不利于小学生主动参与第43-45页
        (一)小学生参与的课程内容缺少学习的新鲜感第43页
        (二)小学生在不够和谐的人际关系中逃避主动参与第43-44页
        (三)冗杂的班级环境为小学生创造了不主动参与的空间第44-45页
    四、小学生缺乏系统的主动参与课堂的策略指导第45-47页
        (一)教师观念和教学素质有待提高第45页
        (二)教师对主动参与课堂的策略的引导零散第45-47页
第五章 提高小学生课堂主动参与的建议第47-54页
    一、加强小学生对主动参与课堂的重视第47-48页
        (一)增加小学生参与课堂的需要和主动参与意识第47页
        (二)家校合作培养小学生积极乐观的性格第47-48页
    二、培养自控力,认识课堂主动参与的方式第48-49页
        (一)培养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和思维参与第48页
        (二)扎实知识基础提高主动参与课堂的能力第48-49页
        (三)教师引导小学生正确认识课堂主动参与方式第49页
    三、完善小学生课堂主动参与的环境第49-52页
        (一)培养小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第49-50页
        (二)提高教师教学素质,和谐人际关系第50-51页
            1.建立营造良好的参与氛围的和谐师生关系第50-51页
            2.建立在合作学习中主动参与的和谐同伴关系第51页
        (三)营造适合主动参与的课堂物理环境第51-52页
    四、系统化小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策略第52-54页
        (一)提出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问题第52-53页
        (二)优化主动参与的方式以保障主动参与的效果第53-54页
研究总结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附录第59-62页
致谢第62-64页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学校园欺凌行为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四川省G市为例
下一篇:基于信息平台的家校合作问题研究--以芜湖市Y小学的调研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