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s对高职院校教学的影响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21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1-13页 |
1.1.1 经济转型期对大众化人才需求 | 第11页 |
1.1.2 高职院校迫切想要改善教学质量 | 第11-12页 |
1.1.3 MOOCs教育公平理念导向 | 第12页 |
1.1.4 MOOCs飞速发展与不断推进 | 第12-13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4-19页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1.3.3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第18-19页 |
1.4 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 第19-20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4.2 基本框架 | 第19-20页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20-21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分析 | 第21-27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1-22页 |
2.1.1 MOOCs | 第21页 |
2.1.2 翻转课堂 | 第21-22页 |
2.2 相关理论分析 | 第22-27页 |
2.2.1 掌握学习理论 | 第22-23页 |
2.2.2 建构主义理论 | 第23-24页 |
2.2.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24-25页 |
2.2.4 关联主义学习理论 | 第25-27页 |
第3章 MOOCs及其给高职院校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 第27-35页 |
3.1 MOOCS的主要特点 | 第27-28页 |
3.1.1 商校联盟 | 第27页 |
3.1.2 个性化学习 | 第27页 |
3.1.3 多元互动 | 第27-28页 |
3.1.4 开放自由 | 第28页 |
3.2 典型MOOCS平台发展现状与趋势 | 第28-31页 |
3.2.1 开设理念 | 第28-29页 |
3.2.2 课程内容 | 第29-30页 |
3.2.3 同伴互动 | 第30页 |
3.2.4 评价机制 | 第30-31页 |
3.3 MOOCS给我国高职院校带来的机遇 | 第31-32页 |
3.3.1 获取优质教学资源 | 第31页 |
3.3.2 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 | 第31页 |
3.3.3 教学方式获得变革的机会 | 第31-32页 |
3.3.4 开创教学管理模式新局面 | 第32页 |
3.4 MOOCS给我国高职院校带来的挑战 | 第32-35页 |
3.4.1 进一步凸显优质教学资源不足 | 第32-33页 |
3.4.2 西方文化入侵 | 第33页 |
3.4.3 教师教学能力不足 | 第33-34页 |
3.4.4 课程评估难度加大 | 第34页 |
3.4.5 削弱办学主权 | 第34-35页 |
第4章 MOOCs对高职院校教学的影响 | 第35-41页 |
4.1 高职院校发展目标 | 第35-37页 |
4.1.1 人才培养导向 | 第35页 |
4.1.2 科研导向 | 第35-36页 |
4.1.3 社会服务导向 | 第36-37页 |
4.2 高职院校的发展现状 | 第37-38页 |
4.2.1 学生生均支出偏低 | 第37页 |
4.2.2 教师双师型素养不高 | 第37页 |
4.2.3 科研转化能力不强 | 第37-38页 |
4.2.4 行政化管理严重 | 第38页 |
4.3 MOOCS对高职院校教学的影响 | 第38-41页 |
4.3.1 教学目标 | 第38-39页 |
4.3.2 教学内容 | 第39页 |
4.3.3 教学方式 | 第39-40页 |
4.3.4 教学评价 | 第40-41页 |
第5章 MOOCs改进我国高职院校教学的策略建议 | 第41-48页 |
5.1 高职院校教学体系构建原则 | 第41-43页 |
5.1.1 目标性 | 第41页 |
5.1.2 系统性 | 第41-42页 |
5.1.3 层次性 | 第42页 |
5.1.4 规范性 | 第42-43页 |
5.1.5 实践性 | 第43页 |
5.2 MOOCS改进高职院校教学的策略 | 第43-48页 |
5.2.1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 第43-44页 |
5.2.2 充分利用MOOCs资源 | 第44-45页 |
5.2.3 大胆运用翻转课堂 | 第45-46页 |
5.2.4 开发校本MOOCs课程 | 第46页 |
5.2.5 搭建校企对话平台 | 第46-48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48-50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8-49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附录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5页 |
发表论文 | 第55页 |
参与课题 | 第55页 |
学术交流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