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驱动的三维形状分析及建模
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6页 |
·研究背景 | 第14-17页 |
·几何处理与几何建模 | 第14-16页 |
·三维形状分析 | 第16-17页 |
·基于语义的三维形状分析 | 第17-24页 |
·三维几何模型的形状语义 | 第18-19页 |
·形状知识与形状分析 | 第19-23页 |
·对称性与形状分析 | 第23-24页 |
·语义驱动的三维几何建模 | 第24-25页 |
·论文贡献及组织结构 | 第25-26页 |
第二章 相关工作 | 第26-38页 |
·三维形状分析 | 第26-35页 |
·基于感知的形状分析 | 第26-27页 |
·基于对称性的形状分析 | 第27-32页 |
·知识驱动的形状分析 | 第32-34页 |
·基于物理模拟的形状分析 | 第34页 |
·交互式形状分析 | 第34-35页 |
·语义驱动的几何建模 | 第35-38页 |
·交互式几何建模 | 第35-36页 |
·逆向过程式几何建模 | 第36页 |
·数据驱动的几何建模 | 第36-38页 |
第三章 基于局部内蕴反射对称的单个模型形状分析 | 第38-58页 |
·对称性及其数学描述 | 第38-41页 |
·外蕴对称与内蕴对称 | 第39-40页 |
·局部内蕴对称 | 第40-41页 |
·对称性的检测方法 | 第41-43页 |
·直接方法 | 第41页 |
·选举策略 | 第41-42页 |
·全局方法 | 第42页 |
·局部方法 | 第42-43页 |
·局部内蕴反射对称检测 | 第43-50页 |
·局部内蕴对称检测的难点 | 第43-44页 |
·闭合2-流形的内蕴反射对称轴和生成集 | 第44-45页 |
·基于选举策略的IRSA 变换的计算 | 第45-50页 |
·内蕴反射对称轴的提取 | 第50-53页 |
·初始IRSA 曲线的提取 | 第50-51页 |
·迭代式对称支撑优化及IRSA 曲线裁剪 | 第51-53页 |
·算法实现及实验结果 | 第53-55页 |
·基于局部内蕴对称的模型分割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四章 同类物体模型集合的联合语义分析 | 第58-74页 |
·联合分析的问题描述 | 第59-60页 |
·基于风格与内容分离的联合分析框架 | 第60-62页 |
·形状风格聚类 | 第62-67页 |
·有向包围盒图 | 第62-63页 |
·形状风格分析 | 第63-67页 |
·同一风格类内模型的一致分割 | 第67-68页 |
·不同风格类间模型的部件对应 | 第68-71页 |
·形状内容聚类 | 第71-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五章 基于形状风格转移的几何模型自动合成 | 第74-86页 |
·形状风格转移 | 第74-82页 |
·合成结果 | 第75-81页 |
·算法局限性 | 第81-82页 |
·相邻部件的重新对准 | 第82-83页 |
·相邻部件的自然拼接 | 第83-85页 |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第六章 图像启发的数据驱动几何建模 | 第86-116页 |
·问题背景 | 第87-88页 |
·方法概述及主要创新点 | 第88-90页 |
·候选模型集合及其语义分析 | 第90-92页 |
·模型驱动的图像空间结构分析 | 第92-97页 |
·代表模型的检索 | 第92-93页 |
·模型驱动的标注分割 | 第93-96页 |
·候选模型的检索 | 第96-97页 |
·轮廓驱动的结构保持形变 | 第97-110页 |
·基于控制单元的结构保持形变 | 第98-99页 |
·算法概述 | 第99-100页 |
·轮廓线对应计算 | 第100-102页 |
·轮廓和结构约束下的控制单元重建 | 第102-108页 |
·控制单元结构优化 | 第108-110页 |
·建模结果 | 第110-113页 |
·总结及讨论 | 第113-116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6-120页 |
·论文工作的不足之处及改进 | 第116-117页 |
·研究展望 | 第117-120页 |
致谢 | 第120-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32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32-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