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寿险公司信用评级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2.1 国外保险信用评级研究 | 第12-15页 |
1.2.2 我国保险信用评级研究 | 第15-17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2章 寿险公司信用评级及其内容分析 | 第19-30页 |
2.1 信用评级概述 | 第19-20页 |
2.1.1 信用评级的概念及内涵 | 第19-20页 |
2.1.2 寿险公司信用评级的含义及特点 | 第20页 |
2.2.寿险公司信用评级的必要性 | 第20-22页 |
2.2.1 寿险公司信用评级制度的必要性 | 第21-22页 |
2.2.2 寿险公司信用评级财务分析的必要性 | 第22页 |
2.3 国外寿险公司信用评级现状 | 第22-26页 |
2.3.1 国外寿险公司信用评级的产生与发展 | 第22-23页 |
2.3.2 国外信用评级机构的方法 | 第23-26页 |
2.4 我国寿险公司信用评级现状 | 第26-29页 |
2.4.1 国内寿险公司信用评级的产生与发展 | 第26-27页 |
2.4.2 我国寿险公司信用评级的障碍分析 | 第27-28页 |
2.4.3 国内信用评级机构的方法 | 第28-29页 |
2.5 国内外寿险公司评级方法的比较 | 第29-30页 |
第3章 我国寿险公司信用评级体系的构建 | 第30-40页 |
3.1 我国寿险公司信用影响因素 | 第30-31页 |
3.2 我国寿险公司信用评级指标设计 | 第31-34页 |
3.2.1 信用指标设计原则 | 第31-32页 |
3.2.2 指标的选取 | 第32-34页 |
3.3 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原理 | 第34-39页 |
3.3.1 因子分析法简介 | 第34-37页 |
3.3.2 聚类分析法简介 | 第37-39页 |
3.4 选取方法的原因 | 第39-40页 |
第4章 我国寿险公司信用评级定量分析 | 第40-48页 |
4.1 样本数据的选取及处理 | 第40-41页 |
4.2 因子分析 | 第41-44页 |
4.3 聚类分析 | 第44-45页 |
4.4 实证结果的分析 | 第45-48页 |
4.4.1 因子排名结论分析 | 第45-46页 |
4.4.2 系统聚类结论分析 | 第46-47页 |
4.4.3 综合信用评级分析 | 第47-48页 |
第5章 完善我国寿险公司信用评级的建议 | 第48-52页 |
5.1 提升我国寿险公司自身信用水平 | 第48-49页 |
5.1.1 合理运作保险资金,增加公司收益 | 第48-49页 |
5.1.2 增强公司的创新能力,提升经营管理 | 第49页 |
5.1.3 扩宽营销渠道,提高寿险业务质量 | 第49页 |
5.2 加强寿险公司信用评级制度的建设 | 第49-52页 |
5.2.1 完善相关信用法规建设 | 第50页 |
5.2.2 健全寿险公司财务信息披露机制 | 第50页 |
5.2.3 加强对寿险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 | 第50-51页 |
5.2.4 建立寿险信用评级人才培养体系 | 第51-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附录 | 第5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