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11-17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动机 | 第11-13页 |
1.2 研究问题与本文视角 | 第13-14页 |
1.3 本文特色与现实意义 | 第14-15页 |
1.4 写作思路与结构安排 | 第15-17页 |
2 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 | 第17-26页 |
2.1 审计失败的定义 | 第17-18页 |
2.2 审计失败与相关概念 | 第18-19页 |
2.2.1 审计失败与审计风险 | 第18页 |
2.2.2 审计失败与经营失败 | 第18-19页 |
2.3 审计失败的不良影响 | 第19页 |
2.4 审计失败的影响因素 | 第19-23页 |
2.4.1 上市公司与审计失败 | 第19-21页 |
2.4.2 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与审计失败 | 第21-23页 |
2.4.3 外部环境与审计失败 | 第23页 |
2.5 概括性述评 | 第23-25页 |
2.6 审计失败理论基础 | 第25-26页 |
2.6.1 舞弊三角理论 | 第25页 |
2.6.2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5页 |
2.6.3 “理性经济人”假设 | 第25-26页 |
3 “大智慧”审计失败案例回顾 | 第26-34页 |
3.1 案例主体简介 | 第26-27页 |
3.2 大智慧舞弊手段 | 第27-29页 |
3.3 立信事务所的过失 | 第29-31页 |
3.4 证监会的处罚决定 | 第31-34页 |
4 “大智慧”审计失败原因分析 | 第34-52页 |
4.1 CPA通用审计工作能力不足 | 第34-41页 |
4.1.1 风险评估与控制测试不到位 | 第35-39页 |
4.1.2 缺乏职业怀疑精神 | 第39-41页 |
4.1.3 审计底稿记录不完整 | 第41页 |
4.2 CPA缺乏软件行业审计经验 | 第41-45页 |
4.2.1 软件公司的业务特点及审计重点 | 第42-43页 |
4.2.2 软件公司常用舞弊手段 | 第43-44页 |
4.2.3 CPA缺少软件行业审计经验 | 第44-45页 |
4.3 CPA独立性的缺失 | 第45-49页 |
4.3.1 委托代理关系混乱导致的独立性缺失 | 第45-47页 |
4.3.2 聘用年限导致的独立性缺失 | 第47页 |
4.3.3 恶性竞争导致的独立性缺失 | 第47-49页 |
4.4 事务所质量监管薄弱 | 第49-51页 |
4.5 违规成本低 | 第51-52页 |
5 审计失败的应对措施 | 第52-60页 |
5.1 重视审计人员工作能力培养 | 第52-53页 |
5.2 提高审计人员行业审计经验 | 第53-56页 |
5.2.1 通过软件企业业务范围特殊性识别审计风险 | 第54页 |
5.2.2 针对软件公司高风险科目制定风险防范措施 | 第54页 |
5.2.3 实施有针对性的替代程序 | 第54-55页 |
5.2.4 审计专门化经营 | 第55-56页 |
5.3 增强审计人员的责任意识 | 第56-57页 |
5.3.1 强调工作底稿重要性,保证其完整性 | 第56页 |
5.3.2 保持职业怀疑态度,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 第56-57页 |
5.4 建立健全事务所质量控制体系 | 第57-59页 |
5.4.1 质量管理体系的一体化建立 | 第57-58页 |
5.4.2 严格规范业务执行程序 | 第58-59页 |
5.5 加强监管和惩罚力度 | 第59-60页 |
6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作者简历 | 第63-65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