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10-11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三、研究问题 | 第13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3页 |
五、研究范围与限制 | 第13-16页 |
第一章 “详略不当”的问题界定 | 第16-24页 |
第一节 “详略”的定义及相关因素 | 第16-17页 |
一、叙事学中的“概述”与“详述” | 第16页 |
二、“详略”的启发及相关因素 | 第16-17页 |
第二节 “详略得当”与“详略不当” | 第17-24页 |
一、“详略得当”的定义 | 第17-18页 |
二、“详略不当”问题的分类标准 | 第18-24页 |
第二章 “详略不当”问题的成因分析与解决策略 | 第24-42页 |
第一节 “详略不当”问题的成因 | 第24-35页 |
一、中心立意能力问题 | 第24-29页 |
二、没有结构的概念 | 第29-31页 |
三、不知如何详写 | 第31-35页 |
第二节 “详略不当”问题的解决策略 | 第35-42页 |
一、“全略无详”习作问题的解决策略 | 第35-38页 |
二、“详略错位”习作问题的解决策略 | 第38-42页 |
第三章 “详略不当”问题的策略实施 | 第42-68页 |
第一节 “全略无详”问题的策略实施 | 第42-55页 |
一、研究对象的择取 | 第42页 |
二、研究对象的前测分析与访谈后的教学设计 | 第42-48页 |
三、对研究对象的策略实施过程 | 第48-52页 |
四、研究对象策略实施前后的习作情况对比 | 第52-55页 |
第二节 “详略错位”问题的策略实施 | 第55-68页 |
一、研究对象的择取 | 第55页 |
二、对研究对象前测分析后的教学计划设计 | 第55-60页 |
三、对研究对象的策略实施过程 | 第60-64页 |
四、研究对象策略实施前后的习作情况对比 | 第64-68页 |
第四章 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研究成效分析 | 第68-74页 |
第一节 本研究存在的局限性 | 第68-69页 |
一、本研究中样本的局限性 | 第68-69页 |
二、本研究中研究内容的局限性 | 第69页 |
三、本研究研究时间上的局限性 | 第69页 |
第二节 本研究的实施存在的问题与意义 | 第69-71页 |
一、本研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69-70页 |
二、本研究的意义 | 第70-71页 |
第三节 “详略得当”能力的提升对提高写作水平的影响思考 | 第71-74页 |
结语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