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市国库现金管理的改革研究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导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3 相关研究述评 | 第15-16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6-17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17-18页 |
1.4.1 可能的创新 | 第17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2 国库现金管理概述 | 第18-22页 |
2.1 国库现金管理的起源与发展 | 第18-19页 |
2.1.1 西方国家国库现金管理的兴起 | 第18-19页 |
2.1.2 中国国库现金管理的发展 | 第19页 |
2.2 国库现金管理的定义及内容 | 第19-20页 |
2.2.1 国库现金管理的基本含义 | 第19-20页 |
2.2.2 国库现金管理的主要内容 | 第20页 |
2.3 国库现金管理的目标及意义 | 第20-22页 |
2.3.1 国库现金管理的目标 | 第20-21页 |
2.3.2 国库现金管理的意义 | 第21-22页 |
3 A市国库现金运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 第22-29页 |
3.1 A市国库现金运行的基本情况 | 第22-24页 |
3.1.1 国库库存余额迅速扩大 | 第22-23页 |
3.1.2 国库库存呈现明显的季节性波动 | 第23页 |
3.1.3 资金流入与流出时间上的非对称性明显 | 第23-24页 |
3.2 A市国库现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 第24-29页 |
3.2.1 现金流预测的科学性不足 | 第24-26页 |
3.2.2 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不完善 | 第26-27页 |
3.2.3 管理操作的手段较为简单 | 第27-28页 |
3.2.4 基础设施和人才建设滞后 | 第28-29页 |
4 国外国库现金管理基本做法及启示 | 第29-34页 |
4.1 国外国库现金管理的基本做法 | 第29-32页 |
4.1.1 强化国库库存目标余额管理 | 第29页 |
4.1.2 建立国库单一账户管理体系 | 第29-30页 |
4.1.3 明确专设管理机构的职责 | 第30-31页 |
4.1.4 注重现金流的预测和控制 | 第31页 |
4.1.5 具备较完善的管理操作模式 | 第31-32页 |
4.2 国外国库现金管理的启示 | 第32-34页 |
4.2.1 明确的目标余额和管理职责是基础 | 第32页 |
4.2.2 科学有效的现金流预测是前提 | 第32页 |
4.2.3 完善的国库单一账户制度是关键 | 第32-33页 |
4.2.4 健全的金融市场及操作工具是保障 | 第33-34页 |
5 改革与优化A市国库现金管理的可行性及对策 | 第34-46页 |
5.1 改革与优化A市国库现金管理的可行性 | 第34-35页 |
5.1.1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 | 第34页 |
5.1.2 国库现金管理的制度框架基本建立 | 第34页 |
5.1.3 中央国库现金管理成效显著 | 第34-35页 |
5.1.4 省级国库现金管理逐步开展 | 第35页 |
5.2 改革与优化A市国库现金管理的原则 | 第35-37页 |
5.3 改革与优化A市国库现金管理的建议 | 第37-46页 |
5.3.1 合理选择国库现金管理的运行模式 | 第37-41页 |
5.3.2 健全国库现金流预测机制 | 第41-42页 |
5.3.3 完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 | 第42页 |
5.3.4 丰富国库现金管理操作工具 | 第42-43页 |
5.3.5 加强基础设施与人才建设 | 第43-44页 |
5.3.6 健全部门间的协调机制 | 第44页 |
5.3.7 完善其他配套措施 | 第44-46页 |
结束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