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37页 |
1.1 超分子化学概述 | 第8-9页 |
1.2 氢键概述 | 第9-11页 |
1.2.1 氢键的定义 | 第9页 |
1.2.2 氢键的分类、强度及影响因素 | 第9-11页 |
1.3 Hamilton受体与巴比妥酸/三聚氰酸客体作用概述 | 第11-19页 |
1.3.1 Hamilton受体的设计和客体选择 | 第11-12页 |
1.3.2 三嵌段共聚物的构筑 | 第12-15页 |
1.3.3 轮烷的构筑 | 第15-16页 |
1.3.4 超分子纳米导线的构筑 | 第16-17页 |
1.3.5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构筑 | 第17页 |
1.3.6 树枝状大分子的构筑 | 第17-19页 |
1.4 聚集诱导发光(AIE)效应及四苯乙烯(TPE)概述 | 第19-21页 |
1.4.1 AIE效应的起源与机理 | 第19-20页 |
1.4.2 四苯乙烯概述 | 第20-21页 |
1.5 基于不同作用力诱导四苯乙烯骨架发光的研究概述 | 第21-36页 |
1.5.1 基于主客体作用 | 第21-27页 |
1.5.1.1 实现TPE单分子层面的发光 | 第21-23页 |
1.5.1.2 实现TPE聚集体的发光 | 第23-27页 |
1.5.2 基于金属配位作用 | 第27-29页 |
1.5.2.1 实现TPE单分子层面的发光 | 第27页 |
1.5.2.2 实现TPE聚集体的发光 | 第27-29页 |
1.5.3 基于氢键作用 | 第29-32页 |
1.5.3.1 识别与区分对映异构体 | 第29页 |
1.5.3.2 构筑引入TPE骨架的超分子聚合物 | 第29-32页 |
1.5.4 基于共价作用 | 第32-36页 |
1.5.4.1 实现TPE单分子层面的发光 | 第32-33页 |
1.5.4.2 实现TPE聚集体的发光 | 第33-36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二章 基于Hamilton受体与三聚氰酸/巴比妥酸客体双重三氢键作用调控四苯乙烯骨架在稀溶液中的荧光及应用 | 第37-55页 |
2.1 课题的提出 | 第37-39页 |
2.1.1 前期工作 | 第37-38页 |
2.1.2 本课题设想 | 第38-39页 |
2.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第39-42页 |
2.3 自组装行为的研究 | 第42-54页 |
2.3.1 核磁氢谱的研究 | 第42-45页 |
2.3.2 微观结构的研究 | 第45-46页 |
2.3.3 光物理性质的研究 | 第46-5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全文总结 | 第55-56页 |
第三章 实验部分 | 第56-73页 |
3.1 仪器与试剂 | 第56页 |
3.2 测量的实验条件 | 第56-57页 |
3.2.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测定 | 第56页 |
3.2.2 荧光发射光谱的测定 | 第56-57页 |
3.3 第二章中出现的主要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第57-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84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附图 | 第86-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