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企业法、公司法论文

公司高管信义义务法律制度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第1章 绪论第7-17页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7-9页
        1.1.1 选题背景第7页
        1.1.2 选题意义第7-9页
    1.2 文献综述第9-13页
        1.2.1 国内的研究现状第9-11页
        1.2.2 国外的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3-15页
        1.3.1 研究思路第13-14页
        1.3.2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15-17页
        1.4.1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15页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第15-17页
第2章 公司高管信义义务法律制度理论基础第17-29页
    2.1 信义义务的基本涵义与主要理论第17-21页
        2.1.1 信义义务的基本涵义第17-18页
        2.1.2 信义义务的主要理论第18-21页
    2.2 高管概念和法律地位第21-24页
        2.2.1 高管的基本概念第21-23页
        2.2.2 高管的法律地位第23-24页
    2.3 高管信义义务的内容及审查标准第24-29页
        2.3.2 高管信义义务的主要内容第25-26页
        2.3.3 高管信义义务的审查标准第26-29页
第3章 我国高管信义义务法律制度的主要问题第29-34页
    3.1 高管信义义务在立法上的不足第29-32页
        3.1.1 信义义务义务的认定标准不明第29-30页
        3.1.2 勤勉义务与忠实义务的规定失衡第30-31页
        3.1.3 高管与董事信义义务的规定混同第31-32页
    3.2 高管违信追责机制的不完善第32-34页
        3.2.1 忠实义务规定范围有限第32-33页
        3.2.2 商业判断规则缺失第33-34页
第4章 境外公司高管信义义务法律制度的比较借鉴第34-41页
    4.1 美国高管信义义务法律制度第34-36页
        4.1.1 美国的商业判断规则第34-35页
        4.1.2 美国高管与董事信义义务的区分第35-36页
    4.2 日本高管信义义务法律制度第36-38页
        4.2.1 日本的商业判断规则第37-38页
        4.2.2 日本高管与董事信义义务的区分第38页
    4.3 境外高管信义义务法律制度的比较与借鉴第38-41页
        4.3.1 美日两国商业判断规则的比较与借鉴第39页
        4.3.2 美日两国高管与董事信义义务的比较与借鉴第39-41页
第5章 我国公司高管信义义务法律制度的完善建议第41-48页
    5.1 明确高管与董事信义义务的区分第41-43页
        5.1.1 区分高管与董事的信义义务第41-42页
        5.1.2 区分两种模式下高管的信义义务第42-43页
    5.2 强化高管勤勉义务的规定第43-45页
        5.2.1 区分高管的勤勉义务与忠实义务第43-44页
        5.2.2 确立勤勉义务履行的认定标准第44-45页
    5.3 完善高管的违信追责机制第45-48页
        5.3.1 将“有意识违法”引入忠实义务第45页
        5.3.2 商业判断规则的引入第45-48页
结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致谢第52-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发展的困境及法律对策研究
下一篇:隐名股东的权利保护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