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3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3页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1.3.1 国内外关于超越预算理论的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1.3.2 国内外关于知识密集型企业的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1.3.3 文献评述 | 第17页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7-20页 |
第二章 基本理论论述 | 第20-32页 |
2.1 超越预算理论 | 第20-25页 |
2.1.1 超越预算的概念 | 第20页 |
2.1.2 超越预算的特点 | 第20-21页 |
2.1.3 超越预算的优势和局限性 | 第21-22页 |
2.1.4 超越预算与传统预算的比较分析 | 第22-25页 |
2.2 知识密集型企业相关理论 | 第25-28页 |
2.2.1 知识密集型企业及知识型员工的界定 | 第25-26页 |
2.2.2 知识密集型企业及知识型员工的特点 | 第26-28页 |
2.2.3 知识密集型企业适用的管理模式 | 第28页 |
2.3 知识密集型企业与超越预算管理的契合性分析 | 第28-31页 |
2.3.1 知识密集型企业对预算管理制度的内在要求 | 第28-30页 |
2.3.2 超越预算管理对实施企业的内在要求 | 第30-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知识密集型企业超越预算管理体系设计 | 第32-44页 |
3.1 建立强大的知识密集型企业文化 | 第32-33页 |
3.1.1 突出“以人为本”的知识密集型企业预算管理理念 | 第32页 |
3.1.2 构建充分分权的知识密集型企业预算管理方式 | 第32-33页 |
3.1.3 倡导实现价值增值的知识密集型企业预算管理文化 | 第33页 |
3.2 构建柔性的知识密集型企业组织架构 | 第33-35页 |
3.2.1 建立网络化的知识密集型企业组织结构 | 第33-34页 |
3.2.2 建立扁平化的知识密集型企业组织层级 | 第34页 |
3.2.3 建立虚拟化的知识密集型企业组织实体 | 第34-35页 |
3.3 编制战略导向的、科学的知识密集型企业滚动预算 | 第35-39页 |
3.3.1 把实现价值增值作为知识密集型企业预算编制的出发点 | 第35页 |
3.3.2 综合运用多种管理控制工具 | 第35-38页 |
3.3.3 采用滚动预算的编制方法 | 第38-39页 |
3.4 对知识密集型企业整体的相对业绩进行评价与考核 | 第39-41页 |
3.4.1 把知识密集型企业整体作为业绩考评的基本单位 | 第39页 |
3.4.2 通过标杆管理评价知识密集型企业的相对业绩水平 | 第39-40页 |
3.4.3 将知识密集型企业的业绩考评指标与预算指标分离 | 第40-41页 |
3.5 建立完善的知识密集型企业信息管理系统 | 第4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1-44页 |
第四章 Z公司基本情况及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44-57页 |
4.1 Z公司的基本情况 | 第44-46页 |
4.1.1 Z公司概况及组织架构 | 第44页 |
4.1.2 Z公司及所处行业特点 | 第44-46页 |
4.2 Z公司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46-56页 |
4.2.1 Z公司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 | 第46-49页 |
4.2.2 Z公司预算执行与调整中存在的问题 | 第49-51页 |
4.2.3 Z公司预算控制与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 第51-53页 |
4.2.4 Z公司预算评价与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 第53-5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超越预算管理体系在Z公司的应用 | 第57-76页 |
5.1 落实企业文化、重建组织架构 | 第57-60页 |
5.1.1 建立强大的企业文化 | 第57-58页 |
5.1.2 构建柔性的预算管理组织架构 | 第58-60页 |
5.2 运用平衡计分卡确立战略导向的预算目标 | 第60-66页 |
5.2.1 财务维度 | 第61-62页 |
5.2.2 客户维度 | 第62页 |
5.2.3 内部流程维度 | 第62-63页 |
5.2.4 学习与成长维度 | 第63-66页 |
5.3 运用作业成本管理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 第66-68页 |
5.4 运用滚动预算建立预算调整机制 | 第68-70页 |
5.5 运用标杆管理进行业绩评价与考核 | 第70-74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第六章 Z公司应用超越预算管理体系的效果分析 | 第76-79页 |
6.1 财务方面 | 第76-77页 |
6.2 非财务方面 | 第77-78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7.1 结论与创新 | 第79-80页 |
7.1.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79页 |
7.1.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79-80页 |
7.2 不足与展望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