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

我国诉讼时效制度的正当性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0-13页
第一章 我国诉讼时效制度正当性困境之考察第13-27页
    第一节 对诉讼时效制度进行正当性考察的意义第13-16页
        一、正当性的概念第13-15页
        二、对诉讼时效制度进行正当性考察的意义第15-16页
    第二节 诉讼时效制度需要增强正当性论证第16-23页
        一、以督促权利人行使权利之理由减损权利缺乏正当性论证第17-20页
        二、诉讼时效秩序之形式正义不能压倒实质正义第20-22页
        三、时效代替证据的理由并非正当性论证第22-23页
    第三节 正当性视角下诉讼时效期间具体规则的立法缺陷第23-27页
        一、普通诉讼时效期间过短第24-25页
        二、普通诉讼时效期间过严第25-27页
第二章 我国诉讼时效制度正当性困境之缘由第27-36页
    第一节 诉讼时效制度与我国重实质正义的传统观念的冲突第27-32页
        一、诉讼时效对现实中的熟人交往习惯未充分照顾第28-29页
        二、诉讼时效制度不符合中国人的重视情理的实质正义观念第29-31页
        三、诉讼时效未考虑厌讼传统中的权利保护需要第31-32页
    第二节 诉讼时效制度的正当性论证第32-36页
        一、诉讼时效制度需要重视其社会道德基础第32-33页
        二、司法裁判的原则衡量同样可能引入道德因素第33-34页
        三、诉讼时效制度应当与社会公众的道德观念相协调第34-36页
第三章 我国诉讼时效制度若干困境之解决第36-44页
    第一节 诉讼时效制度的应然价值理念第36-39页
        一、权利保护应当支持实质正义的实现第36-38页
        二、私法制度宜更多尊重权利人意志第38-39页
        三、法律移植应尽可能与中国传统和习惯相协调第39页
    第二节 正当性视角下诉讼时效期间制度的完善建议第39-44页
        一、应适当延长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以保护权利人之权利第40-42页
        二、应承认当事人对诉讼时效期间约定的效力以尊重意思自治第42-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49-50页
致谢第50-51页
附件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动产冒名抵押善意取得问题研究
下一篇:互联网企业商业方法的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