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8-20页 |
第一节 阳明心学概说 | 第9-14页 |
第二节 世情小说的概念界定 | 第14-16页 |
第三节 目前学界的研究状况及本文研究的意义 | 第16-20页 |
第一章 阳明心学对明朝通俗小说的影响 | 第20-27页 |
第一节 阳明心学对明朝通俗小说创作的影响 | 第20-23页 |
第二节 阳明心学对明朝通俗小说地位的影响 | 第23-27页 |
第二章 阳明心学对明朝世情小说作家创作心态和作品思想内容的影响 | 第27-40页 |
第一节 阳明心学对明朝世情小说作家创作心态的影响 | 第27-32页 |
一 迷惘困惑期的曙光与追求 | 第27-30页 |
二 思想转折期的出路与抉择 | 第30-32页 |
第二节 阳明心学对明朝世情小说作品思想内容的影响 | 第32-40页 |
一 好色不乱 | 第32-35页 |
二 劝世化俗 | 第35-40页 |
第三章 阳明心学对明朝世情小说题材选择和人物形象的影响 | 第40-67页 |
第一节 阳明心学对明朝世情小说题材选择的影响 | 第40-53页 |
一 世俗生活的展现 | 第40-47页 |
二 人之私欲的正视 | 第47-53页 |
第二节 阳明心学对明朝世情小说人物形象的影响 | 第53-67页 |
一 善恶并存 | 第53-57页 |
二 宽容执著 | 第57-58页 |
三 聪敏有才 | 第58-60页 |
四 自主自强 | 第60-62页 |
五 义利双赢 | 第62-64页 |
六 疏狂不羁 | 第64-67页 |
第四章 阳明心学对明朝世情小说叙事话语和情节结构模式的影响 | 第67-80页 |
第一节 阳明心学对明朝世情小说叙事话语的影响 | 第67-73页 |
第二节 阳明心学对明朝世情小说情节结构模式的影响 | 第73-80页 |
结语 | 第80-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附录 | 第89-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