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小说论文--新体小说论文

“狂欢游戏”背后的抵抗与认同--亚文化视域中的网络类型小说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7-17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7-8页
    二、概念界定第8-9页
    三、文献综述第9-15页
    四、研究方案第15-17页
第一章 网络类型小说的创作概貌第17-29页
    第一节 创作类型分析第17-22页
    第二节 创作内容分析第22-25页
        一、玄幻类第22-23页
        二、都市类第23-24页
        三、历史类第24页
        四、科幻类第24-25页
    第三节 创作群体分析第25-29页
        一、网络写手具有普遍年轻化、城市化的特质第25-26页
        二、责任道义的自我解除降低了网络写作的意义第26-27页
        三、网络写作是业余性、非职业化的第27页
        四、网络写手的创作心态是兴趣与欲望兼有第27-29页
第二章 网络类型小说的生存环境第29-39页
    第一节 虚拟环境——工厂化的大型文学网站第29-33页
        一、文学网站的产业化第29-30页
        二、类型意识的明确与凸显第30-33页
    第二节 现实环境——新时期的机遇与挑战第33-36页
        一、新时期的文学生产机制第33-34页
        二、积极介入的主流意识形态第34-36页
    第三节 谋求生存——向大众文化靠拢的网络类型小说第36-39页
        一、与大众审美接轨的网络类型小说第37页
        二、呈现出大众基本情感需求的网络类型小说第37-39页
第三章 风格塑造:网络类型小说的亚文化特征第39-50页
    第一节 以游戏精神为内在设定的小说文本第39-44页
        一、网络类型小说的“游戏精神”第39-40页
        二、语言叙事—一情感宣泄和叙事片段化第40-41页
        三、情感向度——对严肃理性的排斥第41-42页
        四、写作策略——拼贴或戏仿方法的运用第42-44页
    第二节 反叛传统的狂欢化创作模式第44-50页
        一、网络类型小说的“狂欢精神”第44-45页
        二、开放、自由的在线创作第45-46页
        三、作者、读者的互动创作第46-47页
        四、率真、肆意的青年写作第47-50页
第四章 风格解码:表征反叛精神与身份认同第50-60页
    第一节 抵抗的需求——在游戏化文本中凸显个性第50-55页
        一、对传统价值观的抵抗第50-52页
        二、对传统叙事的反叛第52-54页
        三、现实问题的想象性解决第54-55页
    第二节 认同的需求——在狂欢化创作中建构认同第55-60页
        一、角色扮演中的自我认同第55-57页
        二、互动创作中的群体认同第57-58页
        三、赛博空间中的文化认同第58-60页
结语第60-62页
附录第62-79页
参考文献第79-84页
    一、图书类著述第79页
    二、学位论文第79-80页
    三、期刊论文第80-82页
    四、网络资料第82-84页
后记第84-85页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阳明心学对明朝世情小说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苏轼交游定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