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有限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1.2 国内外应收账款管理研究综述 | 第10-15页 |
| 1.2.1 影响应收账款管理的要素 | 第11-12页 |
| 1.2.2 分析应收账款的方法 | 第12-14页 |
| 1.2.3 管理应收账款的方法 | 第14-15页 |
| 1.2.4 文献综述小结 | 第15页 |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 1.3.1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 1.3.2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7-18页 |
| 1.4.1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 1.4.2 创新点 | 第17-18页 |
| 第2章 应收账款管理的理论基础 | 第18-29页 |
| 2.1 应收账款管理概述 | 第18-25页 |
| 2.1.1 应收账款管理的概念及目标 | 第18-20页 |
| 2.1.2 应收账款的评价指标 | 第20-23页 |
| 2.1.3 应收账款管理分析的基本方法 | 第23-25页 |
| 2.2 应收账款管理的理论基础 | 第25-29页 |
| 2.2.1 营运资金管理理论 | 第25-26页 |
| 2.2.2 信用管理理论 | 第26-29页 |
| 第3章 SC有限公司应收账款现状及问题 | 第29-36页 |
| 3.1 SC有限公司简介 | 第29-30页 |
| 3.1.1 SC有限公司背景 | 第29页 |
| 3.1.2 SC有限公司组织结构 | 第29-30页 |
| 3.2 SC有限公司应收账款总体情况 | 第30-33页 |
| 3.3 SC有限公司应收账款存在的问题 | 第33-36页 |
| 3.3.1 应收账款增长过快 | 第33-34页 |
| 3.3.2 应收账款周转率低 | 第34页 |
| 3.3.3 应收账款流动性占款过高 | 第34-36页 |
| 第4章 SC有限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36-41页 |
| 4.1 SC有限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缺乏明确的目标 | 第36页 |
| 4.2 SC有限公司信用政策不完善 | 第36-39页 |
| 4.2.1 应收账款管理跨部门协作能力欠佳 | 第36-37页 |
| 4.2.2 未对客户进行信用评估 | 第37-38页 |
| 4.2.3 缺乏对客户进行分类管理 | 第38-39页 |
| 4.3 SC有限公司应收账款信息化管理薄弱 | 第39页 |
| 4.4 SC有限公司未有效利用应收账款 | 第39-41页 |
| 第5章 加强SC有限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 | 第41-49页 |
| 5.1 明确SC有限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 | 第41页 |
| 5.2 完善SC有限公司信用政策 | 第41-46页 |
| 5.2.1 建立专门的信用风险管理部门 | 第43页 |
| 5.2.2 对新老客户进行信用评估 | 第43-45页 |
| 5.2.3 客户类别的差异化管理 | 第45-46页 |
| 5.3 强化应收账款信息化管理 | 第46-47页 |
| 5.4 利用应收账款进行融资 | 第47-49页 |
| 5.4.1 应收账款保理融资 | 第47页 |
| 5.4.2 应收账款证券融资 | 第47-49页 |
| 第6章 总结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 致谢 | 第52-53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