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

传统村落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以山西省光村为例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绪论第10-22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1 传统村落亟待保护第10-11页
        1.1.2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传统村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第11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13页
        1.2.1 研究目的第11-12页
        1.2.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8页
        1.3.1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6页
        1.3.2 国外研究现状第16-17页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17-18页
    1.4 研究的总体内容、框架和方法第18-22页
        1.4.1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4.2 研究方法第19页
        1.4.3 论文的框架结构第19-22页
2.传统村落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和理论依据第22-29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22-25页
        2.1.1 传统村落的概念第22页
        2.1.2 生态文明第22-24页
        2.1.3 传统村落生态文明建设第24-25页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5-29页
        2.2.1 我国古代生态文明思想第25-26页
        2.2.2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第26-27页
        2.2.3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第27-29页
3.传统村落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特殊性第29-34页
    3.1 传统村落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第29-31页
        3.1.1 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总任务的内在要求第29页
        3.1.2 有效解决传统村落开发保护面临困局第29-30页
        3.1.3 是传统村落自身保护与发展的迫切要求第30-31页
    3.2 传统村落生态文明建设的特殊性第31-34页
        3.2.1 传统村落生态环境保护的特殊性第31-32页
        3.2.2 传统村落生态文化传承的特殊性第32-33页
        3.2.3 传统村落生态经济发展的特殊性第33-34页
4.传统村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及问题——以山西光村为例第34-50页
    4.1 山西光村概述第34-39页
        4.1.1 山西光村自然地理状况第34页
        4.1.2 山西光村社会经济现状第34-35页
        4.1.3 山西光村传统村落资源特色与价值第35-39页
    4.2 山西光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第39-41页
        4.2.1 历史遗迹与自然景观的生态文明建设现状第39-40页
        4.2.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文明建设现状第40-41页
    4.3 山西光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第41-46页
        4.3.1 生产、生活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第41-43页
        4.3.2 历史遗迹与自然景观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问题第43-46页
    4.4 山西光村传统村落生态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第46-50页
        4.4.1 村民生态意识薄弱,居住条件急需改善第46-47页
        4.4.2 体制建设落后第47-48页
        4.4.3 产业结构单一,建设资金短缺第48-50页
5.山西光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研究第50-56页
    5.1.公民生态意识建设路径第50-52页
        5.1.1 培养公民生态意识第50页
        5.1.2 倡导生态化生活方式第50-51页
        5.1.3 加深居民对传统村落历史遗产文化保护意识第51-52页
    5.2 明确政府各部门权限,完善生态制度路径第52-53页
        5.2.1 明确政府各部门权限第52页
        5.2.2 完善当地生态文明的制度第52-53页
    5.3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经济路径第53-56页
        5.3.1 优化当地产业结构第53页
        5.3.2 发展绿色循环经济第53-54页
        5.3.3 用现代的手段支持传统村落的生态文明建设第54-56页
6. 结语第56-59页
    6.1 论文的主要观点第56-57页
    6.2 创新之处第57页
    6.3 展望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致谢第62-63页
附录一:山西省光村传统村落生态文明建设现状、问题与建设路径访谈提纲第63-66页
附录二:山西省历史文化名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调查表第66-67页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种族、姓氏与地域:中古于氏家族研究
下一篇:鄂伦春族经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