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流电池管理系统的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微电网的形式 | 第9-11页 |
1.2 储能技术的概述 | 第11-14页 |
1.2.1 微电网对储能技术的需求 | 第11-12页 |
1.2.2 储能技术的分类 | 第12-13页 |
1.2.3 储能用蓄电池概述 | 第13-14页 |
1.3 液流电池的国内外发展概况 | 第14-15页 |
1.3.1 国外发展状况 | 第15页 |
1.3.2 国内发展状况 | 第15页 |
1.4 电池管理系统的国内外发展概况 | 第15-17页 |
1.4.1 国外发展概况 | 第17页 |
1.4.2 国内发展概况 | 第17页 |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1.5.1 研究意义 | 第17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液流电池管理系统的功能与结构分析 | 第19-25页 |
2.1 全钒液流电池 | 第19-20页 |
2.1.1 全钒液流电池原理 | 第19-20页 |
2.1.2 液流电池特点 | 第20页 |
2.2 储能方案 | 第20-22页 |
2.3 液流电池管理系统的功能分析 | 第22-23页 |
2.4 液流电池管理系统的结构分析 | 第23-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 | 第25-43页 |
3.1 DMU板整体设计 | 第25-35页 |
3.1.1 电源模块的设计 | 第26-28页 |
3.1.2 控制器的设计 | 第28页 |
3.1.3 电流采样电路的设计 | 第28-30页 |
3.1.4 总电压采样电路的设计 | 第30-32页 |
3.1.5 温度采样电路的设计 | 第32-33页 |
3.1.6 压力采样电路的设计 | 第33-34页 |
3.1.7 85通信总线的设计 | 第34-35页 |
3.2 BMU板整体设计 | 第35-42页 |
3.2.1 控制器的设计 | 第35-36页 |
3.2.2 单体电池电压采样电路的设计 | 第36-41页 |
3.2.3 CAN总线的设计 | 第41-4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 | 第43-58页 |
4.1 软件设计概述 | 第43-45页 |
4.1.1 软件开发环境简介 | 第43-44页 |
4.1.2 DSP资源介绍 | 第44-45页 |
4.1.3 FPGA资源介绍 | 第45页 |
4.2 直流管理单元软件设计 | 第45-47页 |
4.3 电池管理单元软件设计 | 第47-49页 |
4.4 各部分子程序的设计 | 第49-57页 |
4.4.1 单体电压测量子程序 | 第49-51页 |
4.4.2 故障检测子程序 | 第51页 |
4.4.3 CAN通信程序 | 第51-53页 |
4.4.4 温度检测及控制程序 | 第53页 |
4.4.5 电流及其它信号检测程序 | 第53-54页 |
4.4.6 Modbus通信程序 | 第54-56页 |
4.4.7 数据存储程序 | 第56-5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液流电池管理系统的测试与分析 | 第58-72页 |
5.1 实验目的 | 第58页 |
5.2 实验平台 | 第58-60页 |
5.3 采样精度测试 | 第60-62页 |
5.3.1 单体电压采集测试 | 第60页 |
5.3.2 电流采集测试 | 第60-61页 |
5.3.3 压力采集测试 | 第61-62页 |
5.4 CAN总线通信测试 | 第62-63页 |
5.5 ModBus通信测试 | 第63-65页 |
5.6 FPGA与AD芯片的数据通信测试 | 第65-66页 |
5.7 FPGA与DSP芯片的数据通信测试 | 第66-67页 |
5.8 电池管理系统的整体测试 | 第67-71页 |
5.9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72-73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9-80页 |
附件 | 第80-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