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10-12页 |
1.1.1 公安组织及公安激励措施的概念 | 第10页 |
1.1.2 激励的理论概念 | 第10-11页 |
1.1.3 激励措施的概述 | 第11-12页 |
1.2 选题的背景来源、目的与意义 | 第12-14页 |
1.2.1 选题背景来源 | 第12-13页 |
1.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1.3 WH区公安分局构建激励措施的背景及动机 | 第14-17页 |
1.3.1 构建激励措施背景问卷调查及分析 | 第14-16页 |
1.3.2 WH区公安分局构建激励措施的动机 | 第16-17页 |
1.4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7-18页 |
1.4.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7页 |
1.4.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第17-18页 |
1.5 研究框架与思路 | 第18-19页 |
1.6 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19-20页 |
1.6.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第19-20页 |
1.6.2 郝茨伯格双因素激励理论 | 第20页 |
1.6.3 ERG激励理论 | 第20页 |
1.6.4 麦克莱兰激励需要理论 | 第20页 |
1.7 本文创新之处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警察队伍激励措施特点分析及借鉴 | 第21-29页 |
2.1 香港特区及美国警察队伍激励措施的特点分析及借鉴 | 第21-27页 |
2.1.1 香港特区警队激励措施 | 第21-24页 |
2.1.2 美国警察激励措施 | 第24-27页 |
2.2 相关区县公安机关激励措施的特点分析及借鉴 | 第27-28页 |
2.3 WH区公安分局典型性分析 | 第28-29页 |
第三章 WH区公安分局激励措施构建的案例描述 | 第29-34页 |
3.1 WH区公安分局概况 | 第29页 |
3.2 WH区公安分局激励措施构建发展的历程及特征 | 第29-30页 |
3.3 WH区公安分局构建激励措施的主要做法 | 第30-32页 |
3.3.1 工资福利及职级、职位待遇 | 第30页 |
3.3.2 晋升措施 | 第30页 |
3.3.3 奖励措施 | 第30-31页 |
3.3.4 教育培训 | 第31页 |
3.3.5 考核措施 | 第31页 |
3.3.6 纪检监察 | 第31-32页 |
3.4 WH区公安分局激励措施取得的主要成效 | 第32-34页 |
3.4.1 薪酬待遇,满足基本需求 | 第32页 |
3.4.2 公开择优录取,考核保证基本运行体系 | 第32页 |
3.4.3 建立了抚恤保障制度 | 第32页 |
3.4.4 政治建警,强化宗旨意识 | 第32-34页 |
第四章 WH区公安分局激励措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4-44页 |
4.1 WH区公安分局激励措施存在的问题 | 第34-39页 |
4.1.1 工资福利待遇难以起到激励作用 | 第34页 |
4.1.2 职级、职数有限,阻碍民警进步空间 | 第34-35页 |
4.1.3 繁重的任务、健康威胁、保障措施滞后,民警难安本职工作 | 第35-36页 |
4.1.4 民警教育培训专业化程度偏低,培训工作水平不高,职业训练措施不完善 | 第36页 |
4.1.5 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化,榜样焦点模糊 | 第36页 |
4.1.6 考核不科学,标准设置不合理,结果难以兑现 | 第36-38页 |
4.1.7 缺乏对沟通反馈的信息深入分析和了解 | 第38-39页 |
4.2 WH区公安分局激励措施问题原因分析 | 第39-44页 |
4.2.1 公安机关的工资福利待遇与其工作强度不成正比 | 第39页 |
4.2.2 职级、职数设置与队伍结构不相匹配 | 第39-40页 |
4.2.3 执法环境恶劣,警力不足配置不合理,抚恤措施保障乏力 | 第40页 |
4.2.4 教育培训陈旧笼统、战训分离,难以满足工作的需要 | 第40-41页 |
4.2.5 激励措施难做到物质与精神激励的协调统一 | 第41页 |
4.2.6 激励缺乏制度保证,难以发挥效果 | 第41-42页 |
4.2.7 管理部门对公安职业特殊性认识不足,选拔任用制度不完善,干部交流轮岗力度不够 | 第42-44页 |
第五章 WH区公安分局激励措施动力要素分析 | 第44-47页 |
5.1 WH区公安分局构建激励措施的总体要求 | 第44-45页 |
5.2 WH区公安分局构建激励措施的迫切需求 | 第45-47页 |
第六章 WH区公安分局激励措施的保障原则要素分析 | 第47-55页 |
6.1 强化WH区公安分局激励措施制度建设 | 第47-50页 |
6.1.1 目标激励与物质和精神激励相结合 | 第47-49页 |
6.1.2 针对性与公开性相结合 | 第49页 |
6.1.3 适度性与实效性相结合 | 第49-50页 |
6.2 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手段 | 第50-55页 |
6.2.1 引导性与正负激励相结合 | 第50-51页 |
6.2.2 尊重认同与沟通反馈相结合 | 第51-52页 |
6.2.3 激励程度和尺度与激励保障相结合 | 第52-53页 |
6.2.4 从优待警与从严治警相结合 | 第53-55页 |
第七章 WH区公安分局激励措施构建的借鉴和启示 | 第55-64页 |
7.1 以职级改革为契机,提高民警待遇 | 第55页 |
7.2 人本思想,竞争选拔为中心,完善民警岗位交流、轮换制度,畅通晋升发展空间 | 第55-57页 |
7.3 合理资源配置,加强执法保障,深化抚恤制度 | 第57-58页 |
7.4 改革培训体制,丰富内容模式,面向实战创新 | 第58-59页 |
7.5 健全有效的物质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手段 | 第59页 |
7.6 规范竞争环境,发挥缺失模式,推行绩效管理 | 第59-61页 |
7.7 尊重为理念,领导垂范与榜样激励、互动沟通把握心声、文化展示氛围感染,引领警队、凝聚警心 | 第61-64页 |
第八章 结论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