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前言 | 第8-17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8-11页 |
1.1.1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 | 第8-9页 |
1.1.2 健美操的特点 | 第9页 |
1.1.3 长治市第十五中学健美操项目的开展现状 | 第9-11页 |
1.2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1.2.1 进行健美操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是对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推广和支持 | 第11页 |
1.2.2 健美操校本课程开发可以培养健美操后备人才并解决学生的升学压力 | 第11页 |
1.2.3 健美操校本课程开发可以丰富长治市第十五中学体育课程内容 | 第11-12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2.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17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2.2.1 文献资料法 | 第17页 |
2.2.2 问卷调查法 | 第17-18页 |
2.2.3 数理统计法 | 第18页 |
2.2.4 专家访谈法 | 第18页 |
2.2.5 逻辑归纳法 | 第18-19页 |
3.结果与分析 | 第19-41页 |
3.1 长治市第十五中学健美操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 第19-20页 |
3.1.1 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 | 第19页 |
3.1.2 素质教育的要求 | 第19页 |
3.1.3 教师能力发展的需求 | 第19-20页 |
3.1.4 学校特色发展的需求 | 第20页 |
3.2 长治市第十五中学健美操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 第20-30页 |
3.2.1 国家政策因素 | 第20-21页 |
3.2.2 学校领导因素 | 第21-22页 |
3.2.3 体育教师因素 | 第22-26页 |
3.2.4 学生因素 | 第26-29页 |
3.2.5 硬件设施因素 | 第29-30页 |
3.2.6 健美操自身特点 | 第30页 |
3.3 长治市第十五中学健美操校本课程开发的方案设计 | 第30-40页 |
3.3.1 建立组织机构 | 第30-31页 |
3.3.2 体育教学学情及资源分析 | 第31页 |
3.3.3 课程目标的设置 | 第31-32页 |
3.3.4 课程内容的选择 | 第32-35页 |
3.3.5 课程的组织形式及课时安排 | 第35-37页 |
3.3.6 课程的评价 | 第37-40页 |
3.4 长治市第十五中学健美操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试行成果 | 第40-41页 |
3.4.1 促进了学生身心素质的提高 | 第40页 |
3.4.2 加快了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 | 第40-41页 |
3.4.3 带动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整体发展 | 第41页 |
4结论与建议 | 第41-45页 |
4.1 结论 | 第41-42页 |
4.1.1 初步形成长治市第十五中学健美操校本课程体系 | 第41页 |
4.1.2 领导、教师和体育环境影响健美操校本课程的开发 | 第41-42页 |
4.1.3 体育教师能力制约校本课程的开发 | 第42页 |
4.1.4 校本课程的评价标准需要加强完善 | 第42页 |
4.2 建议 | 第42-45页 |
4.2.1 完善健美操校本课程开发,带动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 第42页 |
4.2.2 保障经费的支持,改善教学环境 | 第42页 |
4.2.3 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及专业水平 | 第42页 |
4.2.4 建立健全健美操校本课程评价体系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附录 | 第48-64页 |
附件1 | 第48-50页 |
附件2 | 第50-52页 |
附件3 | 第52-53页 |
附件4 | 第53-54页 |
附件5 | 第54-60页 |
附件6 | 第60-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