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9-14页 |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二)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0-12页 |
1. 国内研究述评 | 第10-11页 |
2. 国外研究述评 | 第11-12页 |
(三)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第12页 |
1. 论文的研究思路 | 第12页 |
2. 论文的结构框架 | 第12页 |
(四)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第12-14页 |
1. 创新之处 | 第12页 |
2. 不足之处 | 第12-14页 |
一、 电子商务相关理论概述 | 第14-22页 |
(一) 电子商务的产生及发展 | 第14-18页 |
1. 电子商务产生的背景 | 第14-16页 |
2. 电子商务的发展阶段 | 第16-17页 |
3. 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 | 第17-18页 |
(二) 电子商务的定义及特点 | 第18-20页 |
1. 电子商务的定义 | 第18-19页 |
2. 电子商务的特点 | 第19-20页 |
(三) 电子商务的分类 | 第20-22页 |
1. 根据交易对象划分 | 第20-21页 |
2. 根据涉及的具体内容划分 | 第21页 |
3. 根据使用类型划分 | 第21-22页 |
二、 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及其影响 | 第22-29页 |
(一) 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 | 第22-24页 |
1. 物色贸易伙伴 | 第22页 |
2. 方便咨询、洽谈 | 第22-23页 |
3. 网上订购与支付 | 第23页 |
4. 交易管理网络化 | 第23-24页 |
(二) 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实务产生的影响 | 第24-27页 |
1. 促使贸易的主体和贸易的方式产生创新 | 第24页 |
2. 国际化大市场逐步形成,加快了经济贸易一体化 | 第24-25页 |
3. 国际贸易中的市场营销模式发生变化 | 第25页 |
4. 给国际贸易政策提出了新命题 | 第25-27页 |
(三) 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中两大重要理论产生的影响 | 第27-29页 |
1. 电子商务对比较优势理论产生的影响 | 第27-28页 |
2. 电子商务对 H-O 理论产生的影响 | 第28-29页 |
三、 我国对外贸易应对电子商务影响的现状分析 | 第29-37页 |
(一) 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 | 第29-30页 |
1. 发展的阶段和过程 | 第29-30页 |
2. 电子商务在我过企业界的应用情况 | 第30页 |
(二) 电子商务条件下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 | 第30-37页 |
1. 基础设施薄弱 | 第31-32页 |
2. 电子商务安全问题 | 第32-33页 |
3. 国际税收机制被打破 | 第33-35页 |
4. 电子商务领域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 第35-37页 |
四、 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发展电子商务的对策 | 第37-45页 |
(一)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第37-39页 |
1. 加快我国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程 | 第37-38页 |
2. 加快我国企业信息化进程 | 第38页 |
3. 运用切实可行的电子商务运营方式 | 第38-39页 |
4. 建立推行电子商务的配套设施 | 第39页 |
(二) 改善我国网上支付状况的对策 | 第39-40页 |
1. 加强计算机的安全技术 | 第39-40页 |
2. 建立科学的电子商务安全控制体系 | 第40页 |
3. 建立全球电子商务安全系统和电子商务支付系统 | 第40页 |
(三) 加快企业诚信制度的建立 | 第40-41页 |
(四) 加强法律法规的研究和制定 | 第41-45页 |
1. 建设适合电子商务发展的法制环境 | 第42-43页 |
2. 健全网络贸易的法律体系 | 第43页 |
3. 确保电子商务税收制度的独立性 | 第43-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