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2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3.3 相关研究评述与启示 | 第17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7-20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1.5 本文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20-22页 |
1.5.1 本文的重点与难点 | 第20页 |
1.5.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0-22页 |
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2-32页 |
2.1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 第22-24页 |
2.1.1 人力资源定义 | 第22页 |
2.1.2 人力资本管理理论 | 第22-23页 |
2.1.3 人力资源量化管理理论 | 第23-24页 |
2.2 成本管理理论 | 第24-27页 |
2.2.1 成本管理定义 | 第24页 |
2.2.2 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理论 | 第24-27页 |
2.3 财务会计理论 | 第27-29页 |
2.3.1 财务会计定义 | 第27-28页 |
2.3.2 财务会计核算原则 | 第28页 |
2.3.3 财务会计目标理论 | 第28页 |
2.3.4 财务会计服务职能理论 | 第28-29页 |
2.3.5 财务会计服务对象理论 | 第29页 |
2.4 信息化与企业管理关系理论 | 第29-32页 |
2.4.1 企业信息化定义 | 第29-30页 |
2.4.2 企业信息化溢出效应 | 第30-32页 |
3 我国财务会计辅助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管理情况分析 | 第32-42页 |
3.1 我国财务会计辅助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现状 | 第32-36页 |
3.1.1 四大行业财务会计辅助人力资源成本管理情况 | 第32-33页 |
3.1.2 财务会计辅助企业内部人力资源成本管理 | 第33-35页 |
3.1.3 财务会计辅助企业人力资源业务外包决策 | 第35-36页 |
3.2 财务会计辅助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36-40页 |
3.2.1 辅助范围尚需扩大 | 第36-38页 |
3.2.2 成本分析有待深入 | 第38页 |
3.2.3 明细核算积极性不高 | 第38-39页 |
3.2.4 效果评估环节缺省 | 第39页 |
3.2.5 未有效支持外包决策 | 第39-4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4 财务会计辅助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管理因何缺失 | 第42-50页 |
4.1 相关意识缺乏 | 第42-44页 |
4.1.1 量化管理意识不强 | 第42-43页 |
4.1.2 效益意识薄弱 | 第43-44页 |
4.2 客观条件制约 | 第44-48页 |
4.2.1 实务工作方式单一 | 第44-46页 |
4.2.2 人力资源成本占比不高 | 第46-47页 |
4.2.3 企业信息化溢出效应不明显 | 第47-4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5 强化财务会计辅助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建议 | 第50-56页 |
5.1 强化相关意识,树立现代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理念 | 第50-52页 |
5.1.1 采用结构化与非结构化兼顾的成本管理方式 | 第50-51页 |
5.1.2 开展基于效益的人力资源成本管理工作 | 第51-52页 |
5.2 改善客观条件,推动会计方法应用 | 第52-54页 |
5.2.1 丰富工作方式以强化财务信息需求 | 第52页 |
5.2.2 加大人力投资以提升成本信息重要性 | 第52-53页 |
5.2.3 推进ERP应用以强化明细核算 | 第53-54页 |
5.3 进行局部试用,优先辅助核心人才成本管理 | 第54-5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6 财务会计辅助企业核心人才成本管理具体示例 | 第56-64页 |
6.1 招聘成本管理 | 第56-58页 |
6.1.1 招聘成本核算 | 第56页 |
6.1.2 具体示例 | 第56-58页 |
6.2 培训成本管理 | 第58-61页 |
6.2.1 培训成本核算 | 第58-59页 |
6.2.2 具体示例 | 第59-61页 |
6.3 薪酬成本管理 | 第61-63页 |
6.3.1 薪酬成本核算 | 第61页 |
6.3.2 具体示例 | 第61-63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7.1 结论 | 第64-65页 |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附录 | 第68-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