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生活、居住、交通论文

无缝隙治理视域下的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研究--以上海曲阳“全岗通”模式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18页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页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第14-16页
        1.3.1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3.2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4 本文的难点与新意第16-18页
        1.4.1 研究难点第16页
        1.4.2 研究新意第16-18页
第2章 无缝隙治理:城市社区治理新方向第18-27页
    2.1 无缝隙治理的理论源起第18-21页
        2.1.1 无缝隙政府理论第18-20页
        2.1.2 公共治理理论第20-21页
    2.2 无缝隙治理的内涵与特征第21-24页
        2.3.1 无缝隙治理内涵第21-22页
        2.3.2 无缝隙治理特征第22-24页
    2.3 无缝隙治理模式的城市社区应用第24-27页
第3章 内外驱动:推进城市社区治理的创新动力第27-33页
    3.1 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外部要求第27-29页
        3.1.1 国家治理的必然要求第27-28页
        3.1.2 社区居民的现实要求第28-29页
    3.2 城市社区治理面临的内部矛盾第29-33页
        3.2.1 政府职能转变与居委会工作机制的矛盾第29-30页
        3.2.2 居委会干部能力素质与工作方式的矛盾第30-31页
        3.2.3 社区“三驾马车”分歧与资源整合能力的矛盾第31-33页
第4章 “全岗通”模式:社区无缝隙治理的创新案例第33-46页
    4.1 “全岗通”建设的运行模式第33-39页
        4.1.1 运行内涵第33-34页
        4.1.2 工作机制第34-37页
        4.1.3 规范建设第37-39页
    4.2 创新社区无缝隙治理:“全岗通”建设初见成效第39-42页
        4.2.1 塑造全能干部:居民办事一次到位第39-40页
        4.2.2 打破条线壁垒:办事满意率显著提高第40-41页
        4.2.3 多元协同配合:社区难题有效化解第41-42页
    4.3 “全岗通”建设模式下社区无缝隙治理经验第42-46页
        4.3.1 坚持党建引领、政社互动:推动“全岗通”全面落实第42-43页
        4.3.2 “技能+服务”双管齐下:铸造全能型社区治理人才第43-44页
        4.3.3 “绩效考核+督导制”:激发与保障“全岗通”运行第44-45页
        4.3.4 拓展工作内涵与外延:增强“全岗通”生命力第45-46页
第5章 现实思考:城市社区治理创新发展的启示第46-54页
    5.1 城市社区治理创新发展的不足第46-49页
        5.1.1 多元参与形式化第46-47页
        5.1.2 运行机制滞后化第47-48页
        5.1.3 执行能力虚弱化第48-49页
    5.2 城市社区治理创新发展的无缝隙方向与路径第49-54页
        5.2.1 “党建引领+多元合力”:推进治理主体参与的无缝隙第49-50页
        5.2.2 “技能+服务”:打造治理能力提升的无缝隙第50-51页
        5.2.3 “单兵+团队”:实现治理达人培养的无缝隙第51-52页
        5.2.4 “双向督导+绩效惩罚”:构建绩效考评监督的无缝隙第52-54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54-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公众参与模式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下一篇:双轨互动:城市社区居民自治项目化推行与发展路径研究--以上海市G街道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