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其他化学工业论文--发酵工业论文--酶制剂(酵素)论文

Alteromonas sp.A321产浒苔多糖降解酶及酶学性质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0 前言第15-27页
    0.1 浒苔资源开发与应用现状第15-18页
        0.1.1 浒苔与分布第15页
        0.1.2 突发性绿潮浒苔的危害第15-16页
        0.1.3 浒苔的成分组成第16-17页
        0.1.4 浒苔的应用第17-18页
    0.2 浒苔糖链结构和活性的研究与难点第18-21页
        0.2.1 浒苔糖链的组成及结构的特殊性第18-19页
        0.2.2 浒苔糖链的活性研究第19-20页
        0.2.3 海藻糖链降解方式的研究进展第20-21页
    0.3 海洋海藻工具酶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第21-24页
        0.3.1 海藻工具酶的主要来源第21页
        0.3.2 海藻工具酶的分离纯化第21-22页
        0.3.3 海藻工具酶的理论研究进展第22-23页
        0.3.4 海洋藻类工具酶的特殊性第23页
        0.3.5 现有海洋藻类工具酶理论研究的现实意义第23-24页
    0.4 海藻寡糖的生物活性研究第24-25页
    0.5 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第25-27页
        0.5.1 立题依据和意义第25-26页
        0.5.2 研究内容第26-27页
1 产浒苔多糖降解酶菌株的筛选和鉴定第27-37页
    1.1 引言第27页
    1.2 材料与仪器第27-29页
        1.2.1 试剂第27-28页
        1.2.2 主要仪器第28页
        1.2.3 浒苔多糖的制备第28页
        1.2.4 培养基第28-29页
    1.3 试验方法第29-32页
        1.3.1 样品采集第29页
        1.3.2 产浒苔多糖降解酶菌株的平板初筛第29页
        1.3.3 摇瓶复筛第29-30页
        1.3.4 浒苔多糖降解酶活力的测定第30页
        1.3.5 菌种鉴定第30-31页
        1.3.6 构建进化树第31-32页
    1.4 结果与分析第32-36页
        1.4.1 浒苔多糖降解酶菌株的筛选第32-33页
        1.4.2 A321 菌株的鉴定第33-34页
        1.4.3 菌株的 16S rRNA 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树第34-36页
    1.5 本章小结第36-37页
2 Alteromonas sp. A321 菌株产浒苔多糖降解酶条件的优化第37-56页
    2.1 引言第37页
    2.2 材料与仪器第37-38页
        2.2.1 菌种和培养基(g/L)第37-38页
        2.2.2 主要设备第38页
    2.3 试验方法第38-42页
        2.3.1 初始培养条件第38页
        2.3.2 液体发酵流程第38-39页
        2.3.3 酶活力的测定第39页
        2.3.4 培养条件的优化第39页
        2.3.5 培养基组成的优化第39-40页
        2.3.6 响应面实验优化培养基成分第40-41页
        2.3.7 A321 菌株生长曲线和产酶曲线的测定第41页
        2.3.8 不同酶制剂对浒苔多糖降解能力的比较第41-42页
    2.4 结果与分析第42-55页
        2.4.1 装液量对 A321 菌株产浒苔多糖降解酶的影响第42页
        2.4.2 pH 对 A321 菌株产浒苔多糖降解酶的影响第42-43页
        2.4.3 温度对 A321 菌株产浒苔多糖降解酶的影响第43-44页
        2.4.4 接种量对 A321 菌株产浒苔多糖降解酶的影响第44页
        2.4.5 培养基组成的优化第44-48页
        2.4.6 响应面分析优化培养基成分第48-53页
        2.4.7 A321 菌株生长曲线和产酶曲线第53-54页
        2.4.8 不同酶制剂对浒苔多糖酶解能力的比较第54-55页
    2.5 本章小结第55-56页
3 浒苔多糖降解酶的分离纯化第56-68页
    3.1 引言第56页
    3.2 材料与仪器第56-57页
        3.2.1 试剂第56-57页
        3.2.2 仪器第57页
    3.3 试验方法第57-60页
        3.3.1 浒苔多糖降解酶活力的测定第57页
        3.3.2 蛋白含量的测定第57页
        3.3.3 粗酶液的制备第57页
        3.3.4 浒苔多糖降解酶的分离纯化第57-59页
        3.3.5 酶蛋白的相对分子量测定第59-60页
        3.3.6 酶分子的 N-序列第60页
    3.4 结果与分析第60-67页
        3.4.1 Lowry 法测定蛋白含量第60-61页
        3.4.2 硫酸铵沉淀第61-62页
        3.4.3 阴离子交换层析第62页
        3.4.4 浒苔多糖降解酶 L1 的分离纯化第62-64页
        3.4.5 浒苔多糖降解酶 L2 的分离纯化第64-65页
        3.4.6 分离纯化效率第65-66页
        3.4.7 SDS-PAGE 电泳第66-67页
        3.4.8 酶分子的 N-序列第67页
    3.5 本章小结第67-68页
4 浒苔多糖降解酶的酶学性质研究第68-78页
    4.1 引言第68页
    4.2 材料与仪器第68-69页
        4.2.1 主要试剂第68页
        4.2.2 主要仪器第68-69页
    4.3 试验方法第69-71页
        4.3.1 浒苔多糖降解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及对温度稳定性的研究第69页
        4.3.2 浒苔多糖降解酶的最适 pH第69页
        4.3.3 金属离子对浒苔多糖降解酶的影响第69页
        4.3.4 金属离子螯合剂和表面活性剂对浒苔多糖降解酶 L1 和 L2 的影响第69-70页
        4.3.5 浒苔多糖降解酶的动力学参数测定第70页
        4.3.6 浒苔多糖降解酶 L1 和 L2 酶解产物的初步判断第70-71页
    4.4 结果与分析第71-77页
        4.4.1 浒苔多糖降解酶的最适温度及对温度稳定性的研究第71-72页
        4.4.2 浒苔多糖降解酶 L1 和 L2 的最适反应 pH 值第72-73页
        4.4.3 金属离子对浒苔多糖降解酶活性的影响第73-74页
        4.4.4 浒苔多糖降解酶 L1 和 L2 对表面活性剂和金属离子螯合剂的稳定性第74-75页
        4.4.5 浒苔多糖降解酶的动力学参数测定第75-76页
        4.4.6 浒苔多糖降解酶 L1 和 L2 酶解产物的初步判断第76-77页
    4.5 本章小结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91页
结语与展望第91-92页
论文创新点第92-93页
致谢第93-94页
个人简历第94-95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95-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纸/塑/铝复合软包装材料再生利用研究
下一篇:乳酸菌降解亚硝酸盐机理及其在发酵萝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