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符号说明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1 禽流感病毒的发现 | 第12-13页 |
2 禽流感病毒的基本特征 | 第13-15页 |
3 H7N9亚型AIV的主要基因变异 | 第15-16页 |
3.1 HA基因变异 | 第15页 |
3.2 NA基因变异 | 第15-16页 |
3.3 其他基因的变异 | 第16页 |
4 H7N9亚型禽流感的流行情况 | 第16-17页 |
5 禽流感的检测方法 | 第17-20页 |
5.1 病原学诊断方法 | 第17页 |
5.2 血清学诊断方法 | 第17-18页 |
5.3 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 | 第18-20页 |
第二章 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 第20-40页 |
1 材料 | 第20-23页 |
1.1 毒株 | 第20-21页 |
1.2 SPF鸡胚 | 第21页 |
1.3 实验动物及细胞系 | 第21页 |
1.4 主要生物试剂 | 第21-22页 |
1.5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22页 |
1.6 主要仪器 | 第22-23页 |
2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 | 第23-29页 |
2.1 免疫原的制备 | 第23页 |
2.1.1 鸡胚接种 | 第23页 |
2.1.2 免疫原初步纯化 | 第23页 |
2.2 阳性杂交瘤细胞筛选方法的建立 | 第23-24页 |
2.3 动物免疫 | 第24页 |
2.4 细胞融合 | 第24-25页 |
2.4.1 饲养细胞的制备 | 第24页 |
2.4.2 SP2/0细胞的制备 | 第24-25页 |
2.4.3 脾细胞的制备 | 第25页 |
2.4.4 细胞融合 | 第25页 |
2.5 阳性杂交瘤细胞的筛选 | 第25页 |
2.6 阳性杂交瘤细胞的亚克隆 | 第25-26页 |
2.7 腹水的制备 | 第26页 |
2.8 腹水的纯化 | 第26页 |
2.9 单克隆抗体的鉴定 | 第26-29页 |
2.9.1 亚类鉴定 | 第26-27页 |
2.9.2 稳定性分析 | 第27页 |
2.9.3 特异性分析 | 第27页 |
2.9.4 广谱性分析 | 第27页 |
2.9.5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 | 第27页 |
2.9.6 细胞免疫组织化学试验 | 第27-28页 |
2.9.7 鸡胚中和试验 | 第28-29页 |
3 结果 | 第29-38页 |
3.1 免疫原的纯化 | 第29页 |
3.2 抗原最佳包被浓度和血清最佳稀释度确定 | 第29-30页 |
3.3 融合前小鼠血清效价测定 | 第30页 |
3.4 阳性杂交瘤细胞的筛选 | 第30页 |
3.5 阳性杂交瘤细胞的亚克隆 | 第30-31页 |
3.6 单克隆抗体的鉴定 | 第31-38页 |
3.6.1 亚类鉴定 | 第31-32页 |
3.6.2 稳定性分析 | 第32页 |
3.6.3 HI效价测定 | 第32页 |
3.6.4 特异性分析 | 第32-33页 |
3.6.5 广谱性分析 | 第33-34页 |
3.6.6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 | 第34-35页 |
3.6.7 细胞免疫组织化学试验 | 第35页 |
3.6.8 鸡胚中和试验 | 第35-38页 |
4 讨论 | 第38-40页 |
全文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