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城镇居民家庭理财的非理性行为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8-19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6页 |
1.2.1 家庭理财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2.2 非理性金融行为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1.2.3 国内外文献评价 | 第15-16页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1.3.1 论文框架 | 第16-17页 |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 本文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2 家庭理财的非理性行为理论分析 | 第19-25页 |
2.1 家庭理财及非理性行为的界定 | 第19-20页 |
2.2 行为金融学理论分析 | 第20-25页 |
3 实证研究假设与变量设计 | 第25-28页 |
3.1 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25-27页 |
3.2 变量设计和模型设置 | 第27-28页 |
3.2.1 变量设计 | 第27页 |
3.2.2 模型设置 | 第27-28页 |
4 数据获取和实证分析 | 第28-42页 |
4.1 数据获取 | 第28-31页 |
4.1.1 调查对象 | 第28-29页 |
4.1.2 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29-30页 |
4.1.3 预调查 | 第30-31页 |
4.1.4 调查问卷的发放及回收 | 第31页 |
4.2 数据统计分析 | 第31-42页 |
4.2.1 被调查者基本情况统计分析 | 第31-34页 |
4.2.2 家庭理财行为的表现状况统计分析 | 第34-36页 |
4.2.3 信度及效度分析 | 第36-38页 |
4.2.4 多元回归分析 | 第38-42页 |
5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研究展望 | 第42-47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2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42-45页 |
5.2.1 从居民角度 | 第42-43页 |
5.2.2 从金融机构角度 | 第43-44页 |
5.2.3 从政府机构角度 | 第44-45页 |
5.3 本文的局限性及展望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附录 1 调查问卷 | 第50-53页 |
附录 2 发放调查问卷所获取的部分数据 | 第53-57页 |
附录 3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