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目录 | 第6-9页 |
一、 绪论 | 第9-20页 |
(一)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三) 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1. 理论工具 | 第12-14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四)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4-18页 |
1. 交通拥堵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2. 交通拥堵的特征 | 第15-16页 |
3. 交通拥堵的分类 | 第16页 |
4. 交通拥堵的危害 | 第16-18页 |
(五)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框架结构 | 第18页 |
(六) 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和创新点 | 第18-20页 |
二、 西安城市交通拥堵及政府治理现状 | 第20-25页 |
(一) 西安交通拥堵现状 | 第20-21页 |
(二) 西安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政府治理现状 | 第21-25页 |
1. 交通管理体制方面 | 第21-22页 |
2. 公共交通系统方面 | 第22-23页 |
3. 公众反映拥堵问题渠道方面 | 第23-25页 |
三、 西安交通拥堵政府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5-34页 |
(一) 西安交通拥堵政府治理存在的问题 | 第25-31页 |
1. 管制色彩重 | 第25页 |
2. 公众参与相对较弱 | 第25-26页 |
3. 政府治理主体和手段单一 | 第26-28页 |
4. 公共服务不到位 | 第28-30页 |
5. 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 | 第30-31页 |
(二) 西安交通拥堵政府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1-34页 |
1. 政府治理理念滞后 | 第31页 |
2. 政府公共服务意识淡薄 | 第31-32页 |
3. 公共服务的提供主体缺乏竞争 | 第32页 |
4. 公众自身能力不足 | 第32-34页 |
四、 国外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政府治理经验与启示 | 第34-39页 |
(一) 国外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政府治理经验 | 第34-36页 |
1. 新加坡交通拥堵问题的政府治理 | 第34页 |
2. 韩国首尔交通拥堵问题的政府治理 | 第34-35页 |
3. 日本东京交通拥堵问题的政府治理 | 第35-36页 |
4. 英国伦敦交通拥堵问题的政府治理 | 第36页 |
(二) 国外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政府治理对西安市的启示 | 第36-39页 |
1. 行政方面的启示 | 第36-37页 |
2. 经济方面的启示 | 第37页 |
3. 技术方面的启示 | 第37-39页 |
五、 完善交通拥堵政府治理的对策 | 第39-50页 |
(一) 重塑政府角色,轻管制重服务 | 第39-40页 |
(二) 积极引导公众参与到治理过程 | 第40-41页 |
1. 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 第40-41页 |
2. 提高公众参与的效能 | 第41页 |
(三) 治理主体多元化和手段多样化 | 第41-46页 |
1. 治理主体多元化 | 第41页 |
2. 治理手段多样化 | 第41-46页 |
(四) 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 第46-48页 |
1. 改善公交车况和服务能力 | 第46页 |
2. 组织成立排查小组,改善公交站点设置 | 第46-48页 |
3. 增加停车场设施 | 第48页 |
(五) 建立相关法律法规 | 第48-50页 |
1. 完善停车管理办法方面的相关法规 | 第48页 |
2. 完善公众参与交通拥堵治理的相关法规 | 第48-50页 |
结束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