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1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5-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9页 |
1.2.1 基于模型的故障诊断理论研究 | 第16-25页 |
1.2.2 线性参数时变系统理论和应用 | 第25-28页 |
1.2.3 大型民用飞机飞行控制系统故障诊断技术 | 第28-29页 |
1.3 论文内容与结构 | 第29-31页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1.3.2 论文结够安排 | 第30-31页 |
第二章 大型民用飞机动力学模型 | 第31-48页 |
2.1 引言 | 第31-32页 |
2.2 大型民用飞机的特点 | 第32-34页 |
2.2.1 B747-100/200 特点 | 第32-33页 |
2.2.2 建模说明 | 第33-34页 |
2.3 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 第34-43页 |
2.3.1 力和力矩、坐标系以及运动参数 | 第34-36页 |
2.3.2 操纵机构及其偏转极性 | 第36页 |
2.3.3 纵向气动力和力矩 | 第36-38页 |
2.3.4 横侧向气动力和力矩 | 第38-40页 |
2.3.5 发动机推力和力矩 | 第40-41页 |
2.3.6 非线性运动方程 | 第41-43页 |
2.4 线性化模型 | 第43-46页 |
2.4.1 基准运动(配平) | 第43-44页 |
2.4.2 小扰动线性化 | 第44-46页 |
2.5 线性参变模型 | 第46-47页 |
2.5.1 解析与参数辨识混合方法 | 第46-47页 |
2.5.2 仿射 LPV 模型 | 第4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三章 鲁棒故障诊断滤波器设计理论 | 第48-76页 |
3.1 引言 | 第48-49页 |
3.2 数学基础 | 第49-61页 |
3.2.1 常数、信号和算子的范数 | 第49-50页 |
3.2.2 线性分式变换 | 第50-51页 |
3.2.3 模型不确定的频域描述 | 第51-53页 |
3.2.4 鲁棒稳定性的频域判据 | 第53页 |
3.2.5 系统鲁棒性的一般框架 | 第53-57页 |
3.2.6 H_∞未知输入滤波问题 | 第57-59页 |
3.2.7 线性矩阵不等式 | 第59-61页 |
3.3 线性时不变鲁棒故障检测滤波器 | 第61-64页 |
3.3.1 问题描述 | 第61-62页 |
3.3.2 H_∞/H-指标分析 | 第62-63页 |
3.3.3 基于 H_∞未知输入滤波器的故障检测滤波器设计 | 第63-64页 |
3.4 LPV 系统鲁棒故障检测滤波器 | 第64-75页 |
3.4.1 问题描述 | 第64-65页 |
3.4.2 参变 H_∞/H-指标分析 | 第65-66页 |
3.4.3 基于 LFT 方法的参变检测滤波器设计 | 第66-74页 |
3.4.4 滤波器参数化 | 第74-7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四章 大型民用飞机飞行控制系统鲁棒故障诊断 | 第76-102页 |
4.1 引言 | 第76页 |
4.2 大型民用飞机操纵面故障诊断 | 第76-77页 |
4.3 飞机故障动力学仿真 | 第77-84页 |
4.3.1 非线性模型及其仿真 | 第77-81页 |
4.3.2 小扰动线性模型及其仿真 | 第81-83页 |
4.3.3 故障模型及故障响应 | 第83-84页 |
4.4 鲁棒故障诊断滤波器设计 | 第84-100页 |
4.4.1 基于 LTI 模型的升降舵故障诊断滤波器 | 第84-87页 |
4.4.2 基于 LTI 模型的副翼和方向舵故障诊断滤波器 | 第87-91页 |
4.4.3 基于 LPV 模型的升降舵故障诊断滤波器 | 第91-95页 |
4.4.4 基于 LPV 模型的副翼和方向舵故障诊断滤波器 | 第95-100页 |
4.4.5 性能加权函数的讨论 | 第10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100-102页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102-105页 |
5.1 工作总结 | 第102页 |
5.2 论文创新点 | 第102-104页 |
5.3 研究展望 | 第104-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09页 |
附录 符号与标记 | 第109-111页 |
致谢 | 第111-11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113-11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115-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