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论文

城市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流转过程研究--以泉州湾河口湿地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8-19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8-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相关研究综述第10-14页
        1.2.1 湿地、城市湿地的定义和内涵第10-11页
        1.2.2 城市湿地研究第11-12页
        1.2.3 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研究第12-13页
        1.2.4 生态系统服务定量评价的研究第13-14页
    1.3 论文研究前提第14-15页
    1.4 研究框架第15-19页
        1.4.1 研究方法第15页
        1.4.2 研究主要内容第15-17页
        1.4.3 技术路线第17页
        1.4.4 可能的创新点第17-19页
第2章 城市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流转利用的基本规律第19-32页
    2.1 人类对城市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利用规律第19-21页
        2.1.1 人类自身发展生存的需求第19-20页
        2.1.2 人类对湿地环境资源的认识第20-21页
    2.2 城市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流转的功能空间第21-25页
        2.2.1 城市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产生的空间机制第21-23页
        2.2.2 城市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流转的基本过程第23-25页
    2.3 城市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建构第25-28页
        2.3.1 物质空间第26页
        2.3.2 非物质空间第26-28页
    2.4 城市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流转的空间构型第28-32页
        2.4.1 城市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流转的控制要素第28-29页
        2.4.2 城市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流转建设类型第29-32页
第3章 泉州湾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服务能值评估第32-51页
    3.1 泉州湾河口湿地基本情况第32-33页
        3.1.1 地理位置第32页
        3.1.2 气候第32-33页
        3.1.3 水文及湿地环境第33页
    3.2 泉州湾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识别第33-38页
        3.2.1 城市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识别第33-35页
        3.2.2 城市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结构要素第35-37页
        3.2.3 泉州湾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流转类型的识别第37-38页
    3.3 城市湿地生态系统服务能量流动能值测算第38-51页
        3.3.1 城市湿地生态系统服务能量流动确定第38-41页
        3.3.2 城市湿地生态系统服务能值测算修正第41-44页
        3.3.3 泉州湾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服务能量流动能值计算第44-51页
第4章 泉州湾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流转过程分析第51-58页
    4.1 泉州湾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流转的驱动力第51-55页
        4.1.1 内部驱动力分析第51-52页
        4.1.2 外部驱动力分析第52-55页
    4.2 城市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流转特征第55-58页
        4.2.1 城市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流转与湿地资源的有机统一性第55-56页
        4.2.2 城市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流转的层次性第56-57页
        4.2.3 城市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流转的人为性第57-58页
第5章 结论与讨论第58-61页
    5.1 研究结论第58-59页
    5.2 讨论与展望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6页
致谢第66-67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碳源对静置/好氧/缺氧SBR(SOA-SBR)脱氮除磷性能的影响
下一篇:超高压和中温的联合作用机理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