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热力工程、热机论文--燃料与燃烧论文

煤焦孔隙结构对焦炭氮释放特性影响试验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8页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1页
        1.1.1 课题的来源第9页
        1.1.2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1页
    1.2 氮氧化物的危害与防治第11-12页
        1.2.1 氮氧化物的危害第11页
        1.2.2 氮氧化物的防治第11-12页
    1.3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2-16页
        1.3.1 煤焦孔隙结构的研究状况第12-14页
        1.3.2 孔隙结构与焦炭中 NO 生成关联研究第14-15页
        1.3.3 孔隙结构对焦炭-NO 还原反应的影响研究第15页
        1.3.4 孔隙结构对焦炭氮向 NO 转化率影响规律的研究第15-16页
        1.3.5 总结和发现第16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第16-18页
第2章 试验系统及实验方案第18-28页
    2.1 水平管式炉反应器系统介绍第18-22页
        2.1.1 水平管式炉反应器系统介绍第18-19页
        2.1.2 水平管反应器第19页
        2.1.3 水平管加热炉第19-20页
        2.1.4 配气及排气系统第20-21页
        2.1.5 烟气测量系统第21-22页
    2.2 其它实验仪器及方法介绍第22-24页
        2.2.1 热重分析仪第22-23页
        2.2.2 氮吸附分析仪第23页
        2.2.3 压汞仪第23-24页
    2.3 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第24-27页
        2.3.1 制焦方案第24-25页
        2.3.2 孔隙结构测量方案第25-26页
        2.3.3 燃烧试验方案第26-27页
    2.4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原煤及煤焦反应特性研究第28-47页
    3.1 原煤及煤焦反应性分析第28-38页
        3.1.1 原煤及煤焦的煤质分析第28-29页
        3.1.2 动力学参数分析第29-38页
    3.2 煤焦孔隙结构分析第38-45页
        3.2.1 孔隙结构的影响因素第38-43页
        3.2.2 扩散系数及有效因子第43-45页
    3.3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4章 煤焦孔隙结构与 NO 释放关系第47-61页
    4.1 燃烧过程中的有效比表面积和有效因子第47-52页
        4.1.1 扩散区燃烧的表观反应速率第47-48页
        4.1.2 建立有效比表面积与燃尽率的关系第48-50页
        4.1.3 有效因子与比表面积第50-52页
    4.2 煤焦孔隙结构对 NO-焦炭还原反应的影响第52-54页
        4.2.1 焦炭-NO 反应有效因子和速率常数第52-53页
        4.2.2 焦炭-NO 反应速率与比表面积的关系第53-54页
    4.3 煤焦孔隙结构对 NO 生成的影响第54-59页
        4.3.1 NO 释放速率与有效比表面积关系第54-58页
        4.3.2 不同孔隙结构煤焦的 NO 释放规律第58-59页
    4.4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结论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其它成果第68-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燃气轮机富氢合成气预混燃烧特性研究
下一篇:轻质点阵主动换热壁板热力耦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