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内燃机论文--燃气轮机(燃气透平)论文--理论论文

燃气轮机富氢合成气预混燃烧特性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引言第10页
    1.2 研究背景第10-12页
    1.3 微型燃气轮机技术第12-16页
        1.3.1 微型燃气轮机的发展第12-14页
        1.3.2 微型燃气轮机利用方式第14-16页
    1.4 CFD数值模拟简介第16-17页
    1.5 本文的工作第17页
    1.6 本章小结第17-18页
第2章 数值计算物理模型简介第18-27页
    2.1 引言第18页
    2.2 GAMBIT简介第18-19页
    2.3 基本控制方程第19-20页
    2.4 物理模型第20-23页
        2.4.1 湍流模型第20-21页
        2.4.2 湍流燃烧模型第21-23页
    2.5 离散格式第23-25页
        2.5.1 一阶迎风格式第24页
        2.5.2 二阶迎风格式第24-25页
    2.6 FLUENT求解技术第25-26页
        2.6.1 FLUENT求解器第25页
        2.6.2 FLUENT求解步骤第25-26页
    2.7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3章 100kW合成气微型燃气轮机燃烧室设计第27-39页
    3.1 引言第27-28页
    3.2 燃料选定及热力计算第28-30页
        3.2.1 燃料选定第28页
        3.2.2 热力计算第28-30页
    3.3 燃烧室尺寸确定第30-37页
        3.3.1 燃烧室尺寸计算第30-32页
        3.3.2 燃烧室流量分配计算第32-35页
        3.3.3 旋流器尺寸计算第35-37页
    3.4 燃烧室整体设计结果第37-38页
    3.5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4章 燃烧室流场及燃烧特性数值模拟研究第39-67页
    4.1 模型网格划分及冷态模拟第39-40页
    4.2 冷态模拟结果分析第40-41页
    4.3 主燃区旋流强度对燃烧室燃烧特性的影响第41-50页
        4.3.1 计算模型建立及边界条件定义第42-44页
        4.3.2 计算结果分析第44-50页
    4.4 值班区旋流强度对燃烧室燃烧特性的影响第50-56页
        4.4.1 计算模型及边界条件定义第50-51页
        4.4.2 计算结果分析第51-56页
    4.5 值班区与主燃区燃料配比对燃烧室燃烧特性的影响第56-62页
        4.5.1 计算模型及边界条件定义第56-58页
        4.5.2 计算结果分析第58-62页
    4.6 额定工况下燃烧室数值计算分析第62-65页
        4.6.1 燃烧室计算网格及边界条件设置第62-63页
        4.6.2 燃烧室整体特性分析第63-65页
    4.7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67-69页
    5.1 结论第67-68页
    5.2 今后工作展望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73-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超超临界机组负荷控制的预测控制方法
下一篇:煤焦孔隙结构对焦炭氮释放特性影响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