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

泉州市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9-19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2页
    1.2 研究综述第12-17页
        1.2.1 国外研究述评第12-14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7页
    1.3 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第17-19页
        1.3.1 研究理论第17-18页
        1.3.2 研究方法第18-19页
第2章 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的相关理论概述第19-25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9-21页
        2.1.1 质量技术监督第19-20页
        2.1.2 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第20-21页
    2.2 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的法律依据第21-25页
        2.2.1 按法律规范的效力分类第21-23页
        2.2.2 按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的形式分类第23-25页
第3章 泉州市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第25-32页
    3.1 泉州市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的发展历程第25-28页
        3.1.1 起步阶段(1949 年-1979 年)第25-26页
        3.1.2 发展阶段(1979 年-1998 年)第26页
        3.1.3 完善阶段(1998 年-2001 年)第26-28页
    3.2 泉州市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取得的成就第28-32页
        3.2.1 执法人员素质普遍提高第29页
        3.2.2 执法力度不断加大第29-30页
        3.2.3 执法形式愈加灵活第30-31页
        3.2.4 相关制度政策不断完善第31-32页
第4章 泉州市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与原因第32-39页
    4.1 泉州市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与困境第32-35页
        4.1.1 法律法规的被执行力弱化第32-34页
        4.1.2 执法主体存在多头执法的问题第34页
        4.1.3 行政执法行为方面的问题第34-35页
    4.2 泉州市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困境的原因剖析第35-39页
        4.2.1 执法管理体制滞后第36页
        4.2.2 执法人员素质不高第36-37页
        4.2.3 执法环境有待改善第37-38页
        4.2.4 缺乏有效的执法监督第38-39页
第5章 泉州市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困境优化的对策分析第39-48页
    5.1 国内外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的探索与启示第39-43页
        5.1.1 发达国家质量监督行政执法的典型模式第39-40页
        5.1.2 国内其他地区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工作的先进经验第40-42页
        5.1.3 启示第42-43页
    5.2 泉州市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优化的对策分析第43-48页
        5.2.1 改革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体制第43-45页
        5.2.2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和管理第45页
        5.2.3 改善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环境第45-46页
        5.2.4 强化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监督第46-48页
第6章 结语第48-50页
    6.1 结论第48页
    6.2 论文的创新性第48-49页
    6.3 研究展望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一) 著作类第50-51页
    (二) 期刊论文类第51页
    (三) 文件汇编类第51-52页
致谢第52-53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食品安全监管中的行政问责机制研究
下一篇:走出城管执法困境--兼论流动摊贩的人权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