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一、引言 | 第10-21页 |
| (一)选题的缘起 | 第10-12页 |
| 1.公共教育管理变革的现实要求 | 第10页 |
| 2.均衡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 | 第10-11页 |
| 3.苏木级幼儿园分管模式实施目标的要求 | 第11-12页 |
| (二)研究的目的 | 第12页 |
| (三)研究的意义 | 第12-14页 |
| 1.理论意义 | 第13页 |
| 2.实践意义 | 第13-14页 |
| (四)相关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 1.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被委托管理的现状 | 第14页 |
| 2.国外改造薄弱学校相关模式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3.对已知文献的评析 | 第15-16页 |
| (五)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 第16-21页 |
| 1.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 2.核心概念 | 第17-18页 |
| 3.研究方法的选取 | 第18-19页 |
| 4.研究的伦理道德 | 第19-21页 |
| 二、分管模式下朝克乌拉苏木蒙古族幼儿园现状 | 第21-27页 |
| (一)朝克乌拉苏木蒙古族幼儿园的自然情况 | 第21页 |
| (二)朝克乌拉苏木蒙古族幼儿园人员配备 | 第21-22页 |
| (三)朝克乌拉苏木蒙古族幼儿园教学课程设置 | 第22-23页 |
| (四)朝克乌拉苏木蒙古族幼儿园教师的培养 | 第23-24页 |
| (五)朝克乌拉苏木蒙古族幼儿园日常生活管理 | 第24-25页 |
| 1.朝克乌拉苏木蒙古族幼儿园卫生保健 | 第24页 |
| 2.朝克乌拉苏木蒙古族幼儿园的日常生活设施的配备及维护 | 第24-25页 |
| 3.朝克乌拉苏木蒙古族幼儿园日常膳食 | 第25页 |
| (六)朝克乌拉苏木幼儿园工作制度的实施 | 第25-27页 |
| 1.朝克乌拉苏木蒙古族幼儿园的收费 | 第25-26页 |
| 2.苏木幼儿园的教师休假安排 | 第26-27页 |
| 三、分管朝克乌拉苏木幼儿园取得的显著成效 | 第27-31页 |
| (一)上级幼儿园的制度应用于苏木幼儿园取得成效 | 第27-29页 |
| 1.推动了苏木幼儿园内部管理的制度化 | 第27页 |
| 2.苏木幼儿园灵活的招生政策取得了成效 | 第27-28页 |
| 3.对于蒙古族文化继承和发扬起到了促进作用 | 第28-29页 |
| (二)促进教师向更专业化方向发展 | 第29-30页 |
| (三)培育了独特的苏木幼儿园文化 | 第30-31页 |
| 四、朝克乌拉苏木蒙古族幼儿园分管当中存在的问题 | 第31-34页 |
| (一)主体教学存在的问题 | 第31页 |
| 1.课程管理的问题 | 第31页 |
| 2.分班制难以实现 | 第31页 |
| (二)教学形式的问题 | 第31-32页 |
| (三)管理者的问题 | 第32页 |
| (四)教师方面的问题 | 第32页 |
| (五)教辅方面的问题 | 第32-33页 |
| (六)苏木幼儿园与社区、苏木政府共建不到位 | 第33-34页 |
| 五、改善苏木级蒙古族幼儿园管理的建议 | 第34-39页 |
| (一)从政策上提高分管园教师的待遇 | 第34-35页 |
| 1.政策性吸引教师愿意到苏木幼儿园工作 | 第34页 |
| 2.采取奖励性机制提高教师的待遇 | 第34页 |
| 3.教师的管理灵活多样化 | 第34页 |
| 4.加强对苏木幼儿园教师的人文关怀 | 第34-35页 |
| (二)强效管理机制的运用 | 第35页 |
| 1.上级幼儿园推出一些举措,加强行政管理 | 第35页 |
| 2.强化市级幼儿园对苏木分管园管理的实效性 | 第35页 |
| (三)强化苏木级蒙古族幼儿园的教育功能 | 第35-36页 |
| 1.组织编写苏木幼儿园园本课程 | 第35-36页 |
| 2.组织编写苏木地区的乡土教材 | 第36页 |
| (四)架设与当地政府沟通的桥梁 | 第36-37页 |
| 1.利用政府职能手段优化管理 | 第36页 |
| 2.补充来自民间的力量管理园区 | 第36-37页 |
| (五)加强家校联动机制,开设家长课堂 | 第37页 |
| (六)论证苏木地区小学教育恢复的必然性 | 第37-39页 |
| 结语 | 第39-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 附录一 观察提纲 | 第43-44页 |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第44-46页 |
| 附录三 朝克苏蒙古族幼儿园课程展演 | 第46-47页 |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