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1.5 研究方法与论文创新点 | 第15-17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5.2 论文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2章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 第17-23页 |
2.1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概念内涵 | 第17-19页 |
2.1.1 银行信贷和信贷风险 | 第17页 |
2.1.2 信贷风险的分类 | 第17-18页 |
2.1.3 信贷风险管理的内涵及流程 | 第18-19页 |
2.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理论 | 第19-23页 |
2.2.1 资产管理理论 | 第19-20页 |
2.2.2 负债管理理论 | 第20-21页 |
2.2.3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 | 第21页 |
2.2.4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 第21页 |
2.2.5 信贷配给理论 | 第21-23页 |
第3章 HX 银行南昌分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 第23-36页 |
3.1 HX 银行南昌分行基本情况 | 第23-24页 |
3.1.1 HX 银行南昌分行经营历程 | 第23页 |
3.1.2 HX 银行南昌分行组织构成 | 第23-24页 |
3.1.3 HX 银行南昌分行经营情况 | 第24页 |
3.2 HX 银行南昌分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 | 第24-30页 |
3.2.1 HX 银行南昌分行信贷业务情况 | 第24-26页 |
3.2.2 HX 银行南昌分行信贷风险控制现状 | 第26-27页 |
3.2.3 HX 银行南昌分行信贷风险控制措施 | 第27-30页 |
3.3 HX 银行南昌分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30-34页 |
3.3.1 信贷风险管理组织机构缺乏运行效率 | 第30-31页 |
3.3.2 信贷风险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 第31-32页 |
3.3.3 信贷业务流程设计缺乏科学性 | 第32-33页 |
3.3.4 信贷风险管理技术略显落后 | 第33页 |
3.3.5 信贷信息和沟通流畅性不足 | 第33-34页 |
3.4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4-36页 |
3.4.1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分析 | 第34-35页 |
3.4.2 外部金融环境分析 | 第35-36页 |
第4章 HX 银行南昌分行信贷风险管理策略的制定 | 第36-45页 |
4.1 信贷风险管理策略制定的原则 | 第36-37页 |
4.1.1 成本效益原则 | 第36页 |
4.1.2 简便性原则 | 第36-37页 |
4.1.3 动态性原则 | 第37页 |
4.1.4 重要性原则 | 第37页 |
4.2 招商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 | 第37-41页 |
4.2.1 招商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 第38-39页 |
4.2.2 招商银行信贷报批程序 | 第39-40页 |
4.2.3 招商银行贷后管理 | 第40-41页 |
4.3 信贷风险管理系统功能的设计 | 第41-42页 |
4.3.1 诊断功能 | 第41页 |
4.3.2 免疫功能 | 第41页 |
4.3.3 纠错功能 | 第41-42页 |
4.4 信贷风险管理策略的制定 | 第42-45页 |
4.4.1 信贷风险识别策略 | 第42-43页 |
4.4.2 信贷风险评估策略 | 第43-44页 |
4.4.3 信贷风险防范策略 | 第44-45页 |
第5章 HX 银行南昌分行信贷风险管理策略的保障体系 | 第45-55页 |
5.1 信贷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再造 | 第45-47页 |
5.2 授信业务流程再造 | 第47-52页 |
5.3 信贷风险管理技术改善 | 第52-53页 |
5.4 信贷风险防范文化建立 | 第53-54页 |
5.5 信贷风险信息系统建立 | 第54-55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5-57页 |
6.1 本文的贡献 | 第55-56页 |
6.2 本文研究的局限性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