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国家公债、债券、外债论文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与问题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10-15页
    0.1 选题背景第10页
    0.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0.2.1 理论意义第10-11页
        0.2.2 现实意义第11页
    0.3 研究方法第11-12页
        0.3.1 定性研究第11-12页
        0.3.2 定量研究第12页
    0.4 文献综述研究第12-14页
        0.4.1 国外文献综述第12页
        0.4.2 国内文献综述第12-14页
    0.5 创新与不足第14-15页
1 地方政府债务的理论概述第15-19页
    1.1 地方政府债务的界定第15-16页
        1.1.1 地方政府债务的相关定义第15-16页
    1.2 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分类第16-18页
        1.2.1 显性直接债务第17页
        1.2.2 显性或有债务第17-18页
        1.2.3 隐性直接债务第18页
        1.2.4 隐性或有债务第18页
    1.3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第18-19页
2 地方政府债务具体状况分析第19-28页
    2.1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第19-25页
        2.1.1 债务规模及变化情况第19-20页
        2.1.2 债务余额结构第20-22页
        2.1.3 从债务资金来源看第22-23页
        2.1.4 地方性政府债务未来偿还第23-25页
    2.2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分析第25-28页
        2.2.1 地方政府债务的消极后果第25-26页
        2.2.2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分析第26-28页
3 地方政府债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8-33页
    3.1 存在的问题第28-30页
        3.1.1 部分地区和行业偿债能力弱,存在风险隐患第28页
        3.1.2 融资平台多样化,隐含着新风险第28-29页
        3.1.3 地方政府债务制度不健全,监管不力第29-30页
        3.1.4 部分地方性债务资金未能充分使用第30页
    3.2 原因分析第30-33页
        3.2.1 分税制改革存在的弊端,地方缺乏主体税种第30-31页
        3.2.2 融资平台缺少严格的监督管理第31页
        3.2.3 地方行政机构冗杂,体制陈旧第31-32页
        3.2.4 地方政府执行国家政策导致地方负债第32-33页
4 国际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经验第33-38页
    4.1 日本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第33-34页
        4.1.1 地方债的规模和构成第33页
        4.1.2 地方债的资金来源与用途第33-34页
        4.1.3 以行政控制为主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第34页
    4.2 英国地方债务风险管理第34-35页
        4.2.1 设置专门负责债务管理的机构第34页
        4.2.2 债务融资坚持谨慎原则第34页
        4.2.3 准备金制度的建立第34-35页
        4.2.4 地方债务风险控制和防范措施第35页
    4.3 韩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第35页
    4.4 巴西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第35-36页
        4.4.1 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第35-36页
        4.4.2 地方政府风险防范的举措第36页
    4.5 国际经验启示第36-38页
5 完善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政策性建议第38-44页
    5.1 改革分税制体制,合理划分中央地方的财权事权第38页
    5.2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信息需要透明、公开、合理披露第38-39页
    5.3 平台融资需要进一步的不断完善第39页
    5.4 定期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清理和控制第39-40页
    5.5 建立地方债务风险预警机制第40-44页
        5.5.1 风险评估制度关于存量资产第40-41页
        5.5.2 基于地方政府流量资产的债务风险评估制度第41-42页
        5.5.3 基于地方经济总量的债务风险评估制度第42-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致谢第46-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HX银行南昌分行信贷风险管理策略研究
下一篇:县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