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民族中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个案研究--以徐州市F中学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6页
    一、研究的缘起与问题的提出第11-12页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14页
        (一)研究目的第12-13页
        (二)研究意义第13-14页
    三、研究内容第14-15页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5-16页
        (一)研究思路第15页
        (二)研究方法第15-16页
    五、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6-22页
        (一)国内研究现状第16-20页
        (二)国外研究现状第20-21页
        (三)对已有研究现状的分析第21-22页
    六、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第22-26页
        (一)民族中学德育第22-23页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第23-26页
第二章 F民族中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第26-47页
    一、调查基本情况概述第26-28页
        (一)F民族中学概况第26-27页
        (二)问卷调查概述第27-28页
        (三)访谈问卷调查概述第28页
    二、F民族中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取得的成效第28-36页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主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知人晓第29-30页
        (二)道德水平较高,有强烈的爱国情操第30-32页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逐步实现知行统一第32-35页
        (四)民族团结氛围浓厚,共建友善和谐之风第35-36页
    三、F民族中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第36-47页
        (一)价值观教育与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不相符第37-40页
        (二)学校还未与家庭、社会紧密联系,形成核心价值观培育系统第40-42页
        (三)学科德育渗透仍存在问题第42-43页
        (四)仍有部分学生“知行背离”第43-45页
        (五)文明礼仪教育效果不明显第45-47页
第三章 F民族中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经验总结与问题原因分析第47-69页
    一、F民族中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效的经验总结第47-61页
        (一)依据民族团结教育“三位一体”模式,深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第47-57页
        (二)利用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奠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第57-60页
        (三)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层次来制定培育计划第60-61页
    二、F民族中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第61-69页
        (一)学校教育理念趋于功利化第61-62页
        (二)教育者教学素养良莠不齐第62-64页
        (三)学生价值观念日趋复杂第64-66页
        (四)家庭教育观片面第66-68页
        (五)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第68-69页
第四章 关于F民族中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建议第69-82页
    一、优势特色的继承与完善第69-71页
        (一)强化民族团结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第69-70页
        (二)进一步细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目标第70-71页
    二、问题缺陷的应对与举措第71-82页
        (一)拓展核心价值观教育第二课堂途径第71-73页
        (二)提升核心价值观教育人文素质效果第73-75页
        (三)共创核心价值观教育良好育人环境第75-78页
        (四)推动核心价值观教育在课程中渗透第78-80页
        (五)促进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实践中完成第80-82页
结语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87-88页
附录一第88-93页
附录二第93-94页
致谢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村家庭迁移对少年儿童思想品德教育影响研究
下一篇:动漫艺术对视觉素养的影响--以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为例